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及冷却方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专利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专利专题

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及冷却方法

引用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及冷却方法,该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包括燃烧室和导流板,燃烧室设置有喷油器孔,燃烧室设置有两个进气口和两个排气口,两个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水道,第一水道与第一水腔连通设置,相邻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水道,第二水道与第一水道连通设置,且第二水道与第二水腔连通设置,导流板设置于燃烧室,冷却液通过进水口进入第一水腔,然后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导向排气侧后沿排气口的圆周方向流向第一水道,冷却液的水流呈“V”字型,最后流经第二水道并进入第二水腔,强化了第一水道的冷却液流量,提高冷却液的流速,增强气缸盖的冷却可靠性,进一步降低气缸盖的温度。

发明专利

CN202311722125.0

2023-12-14

CN117514509A

2024-02-06

F02F1/40(2006.0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吴世友;周洪阳;邱周良;牛放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开发区东风大街2259号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杨帅

吉林;22

1.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具有第一水腔(1)和第二水腔(2),所述第一水腔(1)位于所述第二水腔(2)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水腔(1)通过连通孔(3)与所述第二水腔(2)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水腔(1)具有位于气缸盖的进气侧(4)的进水口(5),所述第二水腔(2)具有位于气缸盖的排气侧(6)的出水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包括: 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置有喷油器孔(8),沿所述喷油器孔(8)的圆周方向,所述燃烧室设置有两个进气口(9)和两个排气口(10),两个所述排气口(10)之间设置有第一水道(11),所述第一水道(11)与所述第一水腔(1)连通设置,相邻所述进气口(9)和所述排气口(10)之间设置有第二水道(12),所述第二水道(12)与所述第一水道(11)连通设置,且所述第二水道(12)通过所述连通孔(3)与所述第二水腔(2)连通设置; 导流板(13),所述导流板(13)设置于所述燃烧室,且所述导流板(13)位于所述进水口(5)处,所述导流板(13)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水腔(1)的冷却液沿所述排气口(10)的圆周方向流向所述第一水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还包括中隔板(14),所述中隔板(14)位于所述第一水腔(1)和所述第二水腔(2)之间,且所述中隔板(14)与所述排气侧(6)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连通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排气口(10)的圆周方向,所述排气口(10)的周缘设置有第一连通水道(15),所述第一水腔(1)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水道(15)与所述第一水道(11)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进气口(9)和所述排气口(1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水道(16),所述第三水道(16)与所述第一连通水道(15)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水道(16)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水腔(1)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水道(16)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水道(12)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喷油器孔(8)的圆周方向,所述喷油器孔(8)的周缘设置有中间水道(17),所述第二水道(12)与所述第三水道(16)通过所述中间水道(17)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气口(9)之间设置有第四水道(18),所述第四水道(18)的出水端通过所述中间水道(17)与所述第二水道(12)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水道(18)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水腔(1)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气口(9)的圆周方向,所述进气口(9)的周缘设置有第二连通水道(19),所述第二连通水道(19)与所述第三水道(16)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腔(1)通过所述第二连通水道(19)与所述第四水道(18)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燃烧室沿第一方向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第二水道(12)均连通于所述排气侧(6)的出水口(7)。 9.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的实施,所述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方法包括: S100: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气侧(4)的进水口(5)进入到所述第一水腔(1); S200:所述第一水腔(1)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导流板(13)沿所述排气口(10)的圆周方向流向所述第一水道(11),然后所述第一水道(11)的冷却液流向所述第二水道(12); S300:所述第二水道(12)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连通孔(3)进入到所述第二水腔(2); S400:所述第二水腔(2)的冷却液汇集后通过所述排气侧(6)的出水口(7)流出气缸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进气口(9)和所述排气口(1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水道(16),所述第三水道(16)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水腔(1)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水道(16)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水道(12)连通设置,两个所述进气口(9)之间设置有第四水道(18),所述第四水道(18)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水道(12)连通设置,所述第四水道(18)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水腔(1)连通设置; 所述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方法还包括位于S200和S300之间的: S210:所述第一水腔(1)的冷却液一部分流向所述第一水道(11),所述第一水腔(1)的冷却液另一部分流向所述第三水道(16)和所述第四水道(18); S220:所述第三水道(16)的冷却液经过所述喷油器孔(8)的周缘流向所述第二水道(12),所述第四水道(18)的冷却液经过所述喷油器孔(8)的周缘流向所述第二水道(12); S230:所述第一水道(11)、所述第三水道(16)以及所述第四水道(18)的冷却液汇聚并流向所述第二水道(12)。
相关文献
评论
法律状态详情>>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