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专利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专利专题

一种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

引用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通过设计轴承腔回油油气分离结构,隔绝高速旋转气腔与滑油回油腔,将集油腔内油气进行有效分离,减少高速流动气体对回油腔内滑油流动的干扰,降低流体流速,提高回油效率,降低滑油消耗量,通过设计轴承腔通风油气分离结构,将通风孔附近油气进行有效分离,减少进入通风腔内的滑油量,提高回油效率,降低滑油消耗量。

发明专利

CN202310314276.6

2023-03-28

CN116447013A

2023-07-18

F02C7/06(2006.01)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冷子昊;程荣辉;曹茂国;苏壮;宋冠麟;胡兴龙;韩金在;郭松;张杰一;郁丽;陈雪骑;毛宏图

110015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万莲路1号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刘传准

辽宁;21

1.一种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4),机匣(9),以及用于支撑连接轴(4)与机匣(9)的轴承(2); 其中,轴(4)具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一搭接边、向径向外侧延伸第二搭接边,以及圆柱筒壁; 机匣(9)具有与第一搭接边搭接的内壁、与第二搭接边搭接的内壁以及通过轴承(2)与圆柱筒壁支撑连接的主支撑壁;第一搭接边、圆柱筒壁以及机匣(9)形成回油前集油腔(A),第二搭接边、圆柱筒壁以及机匣(9)形成回油后集油腔(B),机匣(9)的外侧在回油前集油腔(A)一位置处沿径向外侧凹陷形成回油槽(D),回油槽(D)槽底具有回油口(13),机匣(9)的外侧外壁面一位置处具有通风腔(C),通风腔(C)通过通风孔(11)与回油后集油腔(B)联通;回油后集油腔(B)与回油槽(D)通过第二回油孔(12)联通; 在第一支臂上具有通入油气混合物的第一回油孔(5),油气混合物在回油前集油腔(A)通过轴承(2)的间隙通入回油后集油腔(B),回油前集油腔(A)以及回油后集油腔(B)油气混合物的油在离心力作用离心力集中到回油槽(D)中,并通过回油口(13)流出;回油后集油腔(B)的气体通过通风孔(11)、通风腔(C)以及与通风腔(C)联通的通风口(10)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回油槽(D)与回油前集油腔(A)之间通过回油油气分离结构(16)隔开,回油油气分离结构(16)上具有多个滤油孔(15),回油油气分离结构(16)通过滤油孔(15)将回油前集油腔(A)的油气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回油口(13)布置在回油槽(D)迎向油气混合物流动方向的迎流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通风孔(11)设置在机匣(9)的主支撑壁与内壁之间,通风孔(11)入口与机匣(9)轴线的距离小于通风孔(11)同轴向位置处的机匣(9)壁面的最小直径,便于气体通入通风腔(C)。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回油油气分离结构(16)与回油槽(D)槽口具有预设距离,回油油气分离结构(16)逆向油气混合物流动方向的一端安装在机匣(9)延伸至回油前集油腔(A)的凸台上,油油气分离结构(16)顺向油气混合物流动方向的一端与机匣(9)外壁形成出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搭接边搭接通过密封跑道(1)与机匣的外壁具有的密封座(7)搭接;密封跑道(1)与密封座(7)之间通过第一密封装置(6)密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搭接边与机匣(9)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密封装置(3)密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装置(6)为石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装置(3)为石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滑油消耗的轴承腔回油与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壁与所述外壁之间形成具有坡度的回油后集油腔(B),第二回油孔(12)设置在回油后集油腔(B)的坡底。
相关文献
评论
法律状态详情>>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