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双吉尔伯特结构射频正交上混频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专利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专利专题

一种改进型双吉尔伯特结构射频正交上混频器

引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双吉尔伯特结构射频正交上混频器,该混频器包括跨导级、开关级和尾电流源电路。整体电路采取的是锗化硅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技术,结合了双极型器件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两者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路噪声同时提高转换增益。跨导级电路采取三对跨导并联结构,在增大了跨导级跨导参数的同时也提高了混频器的线性度。从仿真结果看开关级工作在较理想的开关状态。电路还采取了电流注入方式,在开关级的发射极抽取部分电流,使得开关级的电流足够小,有效的降低了电路的热噪声和闪烁噪声。本发明设计工作于1.95GHz,能够应用于个人通信服务和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

发明专利

CN201010281784.1

2010-09-15

CN101964631A

2011-02-02

H03D7/12(2006.01)I

华东师范大学

张伟;陈磊;赖宗声;华林;刘盛富;张书霖;苏杰;阮颖

200241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徐筱梅%张翔

上海;31

一种改进型双吉尔伯特结构射频正交上混频器,其特征在于该混频器包括:I支路I?Branch,Q支路Q?Branch,电源端VDD,地线端GND,I支路I?Branch差分正相基带信号输入端INI1,I支路I?Branch差分负相基带信号输入端INI2,Q支路Q?Branch差分正相基带信号输入端INQ1,Q支路Q?Branch差分负相基带信号输入端INQ2,第一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1,第二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2,第三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3,零相位本地振荡信号输入端LO0,90度相位本地振荡信号输入端LO90,180度相位本地振荡信号输入端LO180,270度相位本地振荡信号输入端LO270,差分输出端OUT1和OUT2,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及第四MOS管M4,其中I支路I?Branch和Q支路Q?Branch信号为正交信号,具体连接方式为:I支路I?Branch与Q支路Q?Branch完全相同且对称设置,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地线端GND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I支路I?Branch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Q支路Q?Branch连接;第一MOS管M1的栅极、第二MOS管M2的栅极、第三MOS管M3的栅极和第四MOS管M4的栅极与第一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1连接,第一MOS管M1的漏极、第二MOS管M2的漏极、第三MOS管M3的漏极和第四MOS管M4的漏极与电源端VDD连接;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的源极通过PMOS1、PMOS2端与I支路I?Branch连接;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的源极通过PMOS3、PMOS4端与Q支路Q?Branch连接;第一电阻R1跨接在电源端VDD与差分输出端OUT1之间,第二电阻R2跨接在电源端VDD与差分输出端OUT2;第十九电阻R19跨接于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与第三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3之间,第二十电阻R20跨接于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与第三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3之间;其中:I支路I?Branch具体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第五晶体管Q5,第六晶体管Q6,第七晶体管Q7,第八晶体管Q8,第十五晶体管Q15,第十六晶体管Q16,第十七晶体管Q17,第十八晶体管Q18,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1,第二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2,差分正相基带信号输入端INI1,差分负相基带信号输入端INI2,零相位本地振荡信号输入端LO0,180度相位本地振荡信号输入端LO180,差分输出端OUT1和OUT2,具体连接方式为:第三晶体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五晶体管Q5、第七晶体管Q7的集电极以及第十五晶体管Q15、第十六晶体管Q16的发射极连接;第四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第十七晶体管Q17、第十八晶体管Q18的发射极以及第六晶体管Q6、第八晶体管Q8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五晶体管Q15的基极与第十八晶体管Q18的基极连接、集电极与差分输出端OUT1连接;第十六晶体管Q16的基极与第十七晶体管Q17的基极连接、集电极与差分输出端OUT2连接;第十七晶体管Q17的集电极与差分输出端OUT1连接;第十八晶体管Q18的集电极与差分输出端OUT2连接;第三电阻R3跨接于第十五晶体管Q15的基极与第一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1之间;第四电阻R4跨接于第十六晶体管Q16的基极与第一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1之间;第七电阻R7跨接于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与第二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2之间;第八电阻R8跨接于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与第二偏置电压输入端BIAS2之间;第九电阻R9跨接于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与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之间;第十电阻R10跨接于第六晶体管Q6的基极和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之间;第十一电阻R11跨接于第七晶体管Q7的基极和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之间;第十二电阻R12跨接于第八晶体管Q8的基极和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之间;第一电容C1跨接于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与差分正相基带信号输入端INI1之间;第二电容C2跨接于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与差分负相基带信号输入端INI2之间;第五电容C5跨接于第十五晶体管Q15的基极与零相位本地振荡信号输入端LO0之间;第六电容C6跨接于第十六晶体管Q16的基极与180度相位本地振荡信号输入端LO180之间。
相关文献
评论
法律状态详情>>
2018-09-04专利权的终止
2011-02-02公开
2012-11-28授权
2011-03-23实质审查的生效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