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液压阀门控制系统及其设备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专利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专利专题

井下液压阀门控制系统及其设备

引用
一种井下液压阀门控制系统是在煤矿井下涉及大口径管路阀门开闭的地点设置液压系统一套,液压系统由液压站(3)、出油管路(6)、回油管路(7)、手动截止阀(9)、电磁换向阀(2)和液控阀(1)组成,电磁换向阀(2)通过管路与被控工艺管道上安装的液控阀(1)连接,电磁换向阀(2)与阀门控制PLC(4)相连,阀门控制PLC(4)与开关控制柜(10)相连,并通过开关控制柜(10)与水泵(5)相连,水泵(5)与被控工艺管道连接。本发明具有适用于大于DN50口径的各种管道阀门,使被控制的阀门能够根据控制工艺要求,在规定的程序下实现远程控制,甚至当阀门淹没在水下也能保证远程开启和关闭的优点。

发明专利

CN200810054544.0

2008-01-30

CN101225837

2008-07-23

F15B11/02(2006.01)I

太原理工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袁红权;何小刚;秦先旺;商继庭

030009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亚日街2号太工天成工业园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魏树巍

山西;14

1、一种井下液压阀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1)在煤矿井下涉及需要大口径管路阀门开闭的地点设置液压系统一套,液压系统由液压站(3)、出油管路(6)、回油管路(7)、手动截止阀(9)、电磁换向阀(2)和液控阀(1)组成,其中出油管(6)、高压软管(8)、手动截止阀(9)和电磁换向阀(2)组成出油管路,回油管(7)、高压软管(8)、手动截止阀(9)和电磁换向阀(2)组成回油管路。电磁换向阀(2)通过管路与被控工艺管道上安装的液控阀(1)连接,电磁换向阀(2)有四个管路接口,分别为P管路接口、T管路接口、A管路接口、B管路接口,P管路接口与出油管路连接,T管路接口与回油管路相连接、A管路接口与液控阀(1)的开阀口(17)相连、B管路接口与液控阀(1)的关阀口(18)相连接,电磁换向阀(2)与阀门控制PLC(4)相连,阀门控制PLC(4)与水泵(5)相连,同时与开关控制柜(10)相连,水泵(5)与被控工艺管道连接;(2)在阀门控制PLC(4)内有对现场数据采集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对现场数据采集的模拟开关量输入模块和控制的开关量输出模块,阀门控制PLC(4)内部设有CPU,阀门控制PLC(4)对开关控制柜(10)进行控制,开关控制柜(10)对水泵(5)的电机进行送/停电的同时对电磁换向阀(2)进行控制;当电磁换向阀(2)得电时,P管路接口与A管路接口、T管路接口与B连通管路接口;当电磁换向阀(2)失电时,P管路接口与B管路接口、T管路接口与A连通管路接口;(3)需要开启水泵(5)时,阀门控制PLC(4)对开关控制柜(10)发出开启水泵(5)的指令,在开启水泵(5)同时,对电磁换向阀(2)发出换向开阀指令,电磁换向阀(2)通过阀门控制PLC(4)得电,P管路接口与A管路接口接通、T管路接口与B连通管路接口接通,液压站(3)压力油经过出油管路、电磁换向阀(2)A口和高压软管(8)作用在液控阀(2)的开阀口(17),液压油进入液控阀(1)的上行缸(15),推动液控阀(1)的活塞(19)向上运行,上行缸(15)扩大并压缩下行缸(16),下行缸(16)的液压油从液控阀(1)的关阀口(18)流出,经高压软管(8)到达电磁换向阀(2)的B口,再经回油管路回到液压站(3)中,液控阀(1)的活塞(19)向上运行带动液控阀(1)的阀板(12)向上移动开启液控阀(1),水泵(5)通过液控阀(1)两个水平口(22)将水抽出;需要关闭水泵(5)时,阀门控制PLC(4)通过对开关控制柜(10)发出关闭水泵(5)的指令,在关闭水泵(5)同时,对电磁换向阀(2)发出换向关阀指令,电磁换向阀(2)通过阀门控制PLC(4)失电,P管路接口与B管路接口、T管路接口与A连通管路接口,液压站(3)压力油经过出油管路、电磁换向阀(2)B口和高压软管(8)作用在液控阀(1)的关阀口(18),液压油进入液控阀(1)的下行缸(16),推动液控阀(1)的活塞(19)向下运行,下行缸(16)扩大并压缩上行缸(15),上行缸(15)的液压油从开阀口(17)流出,经高压软管(8)到达电磁换向阀(2)的A口,再经回油管路回到液压站(3)中,液控阀(1)的活塞(19)向下运行带动液控阀(1)的阀板(12)向下移动关闭液控阀(1),水泵(5)停止工作。
相关文献
评论
法律状态详情>>
2013-04-24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2008-07-23公开
2013-05-15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2009-11-18授权
2012-04-11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2008-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