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全部期刊文献54条结果

邯钢2250热轧质量控制技术

年保国孙彩凤朱峰

结合邯钢2250 mm投产以来的生产实践,对选用的新装备、新技术进行梳理,同时包含了对制约生产的环节的改造,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质量。

热轧控制技术产品质量

定宽机锤头孔型对超低碳钢带边部质量的影响 Influence of Hammer Hole Type of Width-Sizing Machine on Edge Quality of Ultra-low Carbon Steel Strip

刘志卫李杨信晓兵董跃星张欣觌年保国

经过定宽、粗轧和精轧的超低碳钢带边部常常产生翘皮,影响其表面质量.对超低碳钢带边部翘皮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分析,并结合粗轧后的板坯角部形态及板坯角部金属的流动规律得出,热轧过程中板坯角部金属的不均匀变形是钢带边部产生翘皮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定宽机锤头进行孔型化设计,改善了热轧过程中板坯角部的形态,有效控制了超低碳钢带边部翘皮的形成,钢带边部翘皮降级率从0.4%减小到了0.1%左右.

超低碳钢带边部翘皮定宽机锤头

热变形制度对20CrMoH合金钢再结晶的影响 EFFECT OF HOT DEFORMATION REGIME ON RECRYSTALLIZATION OF 20CrMoH ALLOY STEEL

段路昭李杰年保国罗扬张大伟冯立果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 20CrMoH合金钢以1 s-1的变形速率,在900~1 050 ℃等不同变形温度条件下,压下量分别为20%(变形后立即快冷)、20%+20%(变形后立即快冷和变形后在变形温度保温60 s后立即快冷)和65%(变形后立即快冷)时的回复再结晶行为.研究发现,相同变形量条件下,随着形变温度的提高,20CrMoH合金钢再结晶晶粒形核数量增加,晶粒出现不同程度的长大,再结晶程度加剧;相同变形温度条件下,随着变形量加大,再结晶程度明显增加.当变形量为20%时,材料在1 000 ℃时,也并未完成动态再结晶;而当变形量增加到65%时,950 ℃即可完成动态再结晶,获得均匀细小晶粒.两道次(20%+20%)变形时,变形后保温时间对材料再结晶有明显影响.900 ℃以上变形时,材料在变形60 s内能够完成再结晶,形成均匀晶粒.变形后立即快冷时,温度升高到1 000 ℃以上才能完成再结晶行为.

20CrMoH热变形再结晶合金钢快冷

冷轧备料厚度高频波动研究及改进

年保国李爱民张文杰

针对供冷备料存在的厚度高频波动情况,根据邯钢的生产实践,对工艺技术、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带钢头部厚度命中率;协调一级自动厚度控制AGC与精轧支承辊偏心补偿功能的搭配,提高带钢全长的厚度精度.供冷轧原料(SPHC)通板的厚度命中率提高了13%,热轧产品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

供冷备料工艺技术模型参数AGC厚度精度REC

低镍高强耐候钢的CCT曲线与组织性能 CCT curves and microstructure properties of low nickel high strength weathering steel

姚纪坛孙力年保国潘进罗扬任帅赵楠

通过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测定了一种低镍高强耐候钢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度对其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该钢屈服强度为510 MPa,屈强比为0.74,-40℃下的冲击吸收能量为72.8 J,耐蚀性显著优于Q345B;临界点温度Ac1为730 ℃,Ac3为871℃,Ms为383℃;当冷却速度由0.1℃/s增加到100℃/s,实验钢显微硬度值由142 HV0.5增大至320 HV0.5,并依次发生铁素体转变、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其中当冷却速度超过20℃/s时,珠光体消失,组织主要由贝氏体和马氏体组成.

低镍高强耐候钢CCT曲线显微组织

装配式建筑用耐候钢的焊接热模拟

潘进信瑞山安会龙年保国姚纪坛

对新开发的一种屈服强度Q390级别的装配式建筑用高强耐候钢进行焊接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粗晶区硬度最高,冲击功最低,为焊接接头薄弱区域.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粗晶区组织由板条贝氏体向粒状贝氏体转变,硬度随之下降,冲击功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热输入为15 kJ/cm时冲击功达到最大236 J.进一步观察断面形貌及断口截面金相发现,热输入过小时,淬硬组织多,断裂过程微塑性变形小,冲击性能差;热输入超过20 kJ/cm时,随着热输入增加,阻止裂纹扩展能力下降,冲击功下降.

装配式建筑焊接热模拟热输入粗晶区

热装技术在热轧机组的模式化应用 MODEL APPLICATION OF HOT CHARGING TECHNOLOGY IN HOT ROLLING MILL

年保国孙力赵林林孙彩凤刘需

结合热装技术在河钢集团各热轧产线的应用情况,客观和全面的阐述了该技术的核心架构及该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在现代化装备、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炼钢→轧钢计划的流程管理,轧制单位和各种信息的模式化管理,实现销售→冶炼→轧制→交货的一体化管理,是热连轧产线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不仅简化流程、减少投资、缩短生产周期,还能显著提高成材率和提升产品质量,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热装模式化

河钢塞钢热轧生产线技术创新 TECHNICAL INNOVATION OF HOT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OF HBIS SERBIA

赵凯星年保国孙力赵林林刘占礼

针对河钢塞钢热轧产线的落后现状,探讨了其热轧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造加热炉系统,拆研重组粗轧机,新增除鳞泵,升级精轧自动化系统,改善辊型匹配,生产成本和设备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轧辊更换周期有效延长,热轧产品瓢曲缺陷由0.10%降至0.03%,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

热轧加热炉粗轧除鳞板形瓢曲

邯钢2250热轧生产线步进梁加热炉优化 OPTIMIZATION OF WALKING BEAM HEATING FURNACE IN 2250 HOT -ROLLING LINE OF HAN STEEL

李会朝年保国郝玮玮刘文萍王云

邯钢西区2250热轧生产线先后建成了4座加热炉,在加热炉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充分消化吸收了先进技术.结合邯钢实际因地制宜,对炉体耐材、炉体孔洞、炉壳钢板厚度、板坯离开炉区的探测方式、出料到位光栅、反装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使加热炉的功能更完备、性能更优越.

热轧生产线步进梁加热炉优化

V-Cr-Mo-Nb-W高速钢回火抗力的研究 Study on Temper Resistibility for V-Cr-Mo-Nb-W High Speed Steel

那顺桑孙彩凤年保国李莎

对新型V-Cr-Mo-Nb-W复合轧辊用高速钢空冷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低于800℃空冷淬火时,随着温度的升高,V-Cr-Mo-Nb-W复合轧辊用高速钢的硬度值不断降低;当温度为800℃时,硬度值最低;处理温度为800~1050℃时,随温度的提高硬度不断提高,在1000~1050℃内硬度达到最高值.该钢具有良好的回火抗力,经1050℃×1 h空冷淬火、600℃回火后硬度>58HRC.不同的铸造条件对材料硬度的影响不大.高速钢材料在800℃空冷淬火处理后软化性能最好,便于加工.

硬度热处理V-Cr-Mo-Nb-W高速钢

超低屈强比高强耐候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ULTRA-LOW YIELD RATIO HIGH STRENGTH WEATHERING STEEL

姚纪坛孙力信瑞山潘进安会龙年保国戚振南徐梓真

研究了试制的超低屈强比高强耐候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贝氏体+少量珠光体构成;屈服强度达426.9 MPa,屈强比为0.6,断后延伸率为24%,-40℃冲击功为64.4 J,耐蚀性良好.盐雾试验显示试验钢锈层主要由α-FeO(OH)、γ-FeO(OH)和Fe3O4构成,且随时间增加,α-FeO(OH)相对含量基本稳定,γ-FeO(OH)相对含量逐渐减少,Fe3O4相对含量逐渐增多.

超低屈强比高强耐候钢耐蚀性能组织性能

先进高强钢氢致断裂的研究 RESEARCH OF HYDROGEN INDUCED FRACTURE IN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赵林林刘需年保国

简要概述了氢致断裂的作用机理、钢中氢的来源,存在形式以及国内外氢致断裂理论的发展.介绍了先进高强钢氢致断裂研究的意义和实验方法.分析了以双相钢、孪晶诱导塑性钢和淬火配分钢为代表的先进高强钢氢致断裂的研究进展,为先进高强钢氢致断裂的研究和预防提供了参考.

氢致断裂先进高强钢双相钢孪晶诱导塑性钢淬火配分钢

热轧60Si2Mn带钢的脆断特征及断裂行为 Brittl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hot rolled 60Si2Mn strip steel

田亚强么志强年保国张晓磊薛启河宋进英张明山陈连生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了某厂热轧60Si2Mn带钢脆断缺陷试样的脱碳、夹杂物、偏析和脆断断口等,表征了脆断处与远离断口处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对热轧60Si2Mn带钢脆断特征及断裂行为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脆断处无明显的脱碳、夹杂物和偏析存在,断口呈现脆性断裂.脆断处与远离断口处试样的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分别为12.45%和0.66%,珠光体片层间距分别为578和236 nm.60Si2Mn带钢热轧板脆断的主要诱因是脆断处相对远离断口处的先共析铁素体含量较多,珠光体片层间距较大,抵抗变形的能力差,容易在轧制过程中产生不均匀变形,并且粗大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间易产生应力差导致发生脆断,其裂纹沿两相界面进行扩展.然而细小的珠光体塑性变形较均匀,裂纹以穿过珠光体片层的方式进行扩展.

热轧60Si2Mn钢脆断珠光体片层间距力学性能裂纹扩展

电弧炉配加直接还原铁对炼钢的影响 Effect of Adding Direct Reduced Iron to EAF on Steelmaking

徐鹏康旭曹震巍王强刘崇年保国

通过开展全废钢及配加10%、20%、30%比例直接还原铁(DRI,direct reduced iron)试验研究了 Consteel电弧炉配加不同比例DRI对冶炼技术经济指标、钢水洁净度和电弧炉终渣成分的影响,并根据试验情况对金属料加入、吹氧喷碳、造渣辅料加入、排渣等冶炼控制要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DRI加入比例增加,电耗、钢铁料消耗、造渣辅料消耗和渣量等逐渐增加.且DRI加入比例在30%时,因炉渣量较大,在冶炼过程中后期有炉渣从炉门溢出.同时,电弧炉配加DRI后钢水洁净度明显升高,电弧炉冶炼终点氮、磷、硫和残余元素质量分数降低,且随着DRI加入比例增加,电弧炉终点钢水氮质量分数下降速率变小.此外,随着DRI加入比例增加,电弧炉终渣FeO质量分数呈降低趋势.DRI加入比例20%时效果较好,冶炼周期较短,与全废钢炉次相比电耗增加不高,且氮和残余元素含量较低,满足大部分钢种要求.

Consteel电弧炉直接还原铁技经指标洁净度电弧炉终渣

近代中国另有保国会——民初五族少年保国会述评 Modern Chinese and so will the Five Group——Juvenile Baoguo Review

苏全有李鹏

目前学界对于保国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戊戌康梁保国会,而对五族少年保国会的研究则很少触及.五族少年保国会成立于1912,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政治团体,1912-1913是其活动的主要时期,主要活动有质疑路权丧失、推戴宣统等,同时还参与戒烟、禁赌等社会活动.上世纪20年代初,因时局动荡,加之本身之人员更替频繁,五族少年保国会渐趋没落.五族少年保国会以少年为主体乃其独特之处,在宗旨等方面与戊戌康梁保国会、韩国大同保国会差异较大.

民初五族少年保国会戊戌保国会韩国大同保国会宣统

保国铁矿边家沟矿区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Characteristics of Ore-controlling and Ore Prospecting in Bianjiagou Mining Area of Baoguo Iron Mine

姚永龙

随着保有资源储量减少,服务年限不断缩短,保国铁矿目前已属于危机矿山.为解决矿山资源问题,2014完成了"辽宁省北票保国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对包括边家沟矿区在内的3个矿区进行了地质勘查工作,对其铁矿控矿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进行了综合研究,为矿山后续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保国铁矿边家沟矿区具明显构造控矿特征,矿区内含矿岩系被2条北东向逆冲断层切割,以构造推覆体的形式与下部侏罗系地层断层接触.经地表地质测量及深部钻探工程验证,边家沟矿区深部已不存在工业铁矿体,今后找矿工作应重点布置于楔形构造推覆体的北东端开放地段.

构造控矿逆冲推覆构造成矿规律找矿前景

奥匈帝国巴尔干政策与保加利亚危机

张玉芬

1866战败后,奥匈给予巴尔干特殊的关注,巴尔干是奥匈外交的基点.为保证巴尔干利益,奥匈采取了结盟政策.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奥匈先是与俄国在三皇同盟框架下进行合作,随着俄国对保国军事干预可能性的增加,奥匈采取了抗俄行动,并试图得到德英的支持.地中海协定的签订,是奥匈的一大胜利,它促成保加利亚危机和平解决,并保证了奥匈在保国的优势地位.但应该承认奥匈在巴尔干的优势潜伏着危险的变数.

奥匈巴尔干政策保加利亚危机三皇同盟俾斯麦
123下一页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