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覆盖模式雷竹林地下茎芽库、生物量和出笋数量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390/jbr2022058

不同覆盖模式雷竹林地下茎芽库、生物量和出笋数量特征

引用
为创新雷竹林覆盖栽培模式,有效调控竹子地下茎更新,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比较传统覆盖栽培模式(TM)和间隔覆盖栽培模式(SM)竹林地下茎芽库、生物量和出笋数量特征,探究不同覆盖经营模式对竹林地下茎更新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M芽库总量均在470×104 ind.·hm-2以上,显著高于TM4和TM5(P<0.05);竹林芽库相对减少率TS1(TM1 vs SM1)和TS2(TM2 vs SM2)变化幅度较小,TS3(TM3 vs SM3)和TS4(TM4 vs SM4)增大至10%~20%,TS4和TS5(TM5 vs SM5)增大至20%~40%;SM地下茎生物量整体高于TM,TM9以后地下茎生物量陡然减小(P<0.05),SM变化则相对缓慢;竹林地下茎生物量相对减少率TS 1和TS3不到5%,TS4和TS5陡然增大,其中竹鞭生物量相对减少率TS5超过20%,鞭根生物量相对减少率TS5超过15%;SM、TM竹林出笋重量和出笋数量随覆盖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竹林出笋重量和出笋数量相对减少率均不足2%,相互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发现,间隔覆盖竹林地下茎芽库、生物量与竹笋生产力相对高于传统覆盖竹林,间隔覆盖模式不仅能够维持竹林地下茎芽库、生物量,有利于竹林种群更新,还能够维持一定的竹笋生产力.

雷竹、覆盖模式、芽库、生物量、出笋数量

41

S718;S572;S156.2

国家林业;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平台运行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浙江省院合作项目

2023-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5-4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竹子学报

1000-6567

33-1399/S

41

2022,4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