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湿证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象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1-1668.2003.06.032

慢性胃炎湿证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象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
目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建立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诊断标准,并寻找与慢性胃炎中医湿证相关性较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舌脉象客观指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细胞化学等技术对舌脉象进行客观信息检测.结果:调查慢性胃炎病人424例,其中湿证患者262例,占61.8%.湿证分类中脾胃湿热占湿证的42.4%;湿浊中阻占湿证的26%;湿浊中阻兼脾气虚弱占湿证的31.7%.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预测脾胃湿热证正确率为93.8%,湿浊中阻证为96.2%,湿浊中阻兼脾气虚弱为92.2%,脾气虚弱合并脾胃虚寒为86.1%,肝郁气滞合并肝胃郁热为81.6%.其中55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苔上皮细胞化学成分糖原(PAS)含量以脾气虚弱型为最低,湿浊中阻型最高;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含量以湿浊中阻型兼脾气虚弱型患者最低.140例慢性胃炎患者脉图参数h5、h5/h1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h3/h1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其中脾气虚弱型h5最低,湿浊中阻型h5/h1最高,肝郁气滞合并肝胃郁热型h3/h1最高.结论:提示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舌脉客观指标可作为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诊断依据.

胃炎/诊断、舌诊客观化、脉诊客观化

44

R256(中医内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建设项目

2009-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49-45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医杂志

1001-1668

11-2166/R

44

2003,44(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