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骨伤科专家郭维淮简介
郭维淮,男,1929年9月生。主任中医师,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我国中医药届第一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他还是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顾问,河南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名誉院长、所长,《中医正骨》杂志主编,洛阳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首批具有带徒资格的名老中医之一,最早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者。 郭维淮医师是祖传200余年历史的平乐郭氏正骨的第六代传人。他在中医骨伤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勤奋工作50余年,继承和发扬了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使之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学术内涵丰富、临床疗效独特的全国重要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他本人获国家、省部级二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正式出版发行《中医骨伤科学》、《平乐正骨》等6部著作,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0余篇,培养了大批骨伤人才,为我国中医骨伤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创造性的贡献。1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平乐正骨” 郭维淮同志虚心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坚持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开展临床研究,坚持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搞科研。在正骨手法、骨折固定和骨折的药物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平乐正骨”学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平乐郭氏正骨的主要学术特点高度概括起来就是“三原则四方法”。三原则即: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四方法即:治伤手法、固定方法、药物疗法、功能疗法。郭维淮同志在中医骨伤的诊断上提倡突出整体辨证,重视运用现代科学诊疗技术设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在正骨手法上,他总结出了“手摸心会”、“牵拉复位”、“推挤提按、“成角折顶”、“回旋拨杈”等八法应用于临床,提高了复位率。陈旧性关节脱位,超过3周就难以手法复位,郭维淮同志运用手法整复治疗外伤性、陈旧性关节脱位,使2个月以内的脱位均可得到满意的整复效果,而且比手术切开复位功能恢复快且好,该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肱骨外髁翻转骨折,由于外力和附着于骨折块上的肌肉牵拉力造成的翻转移位很难复位,不少西医主张手术切开复位,郭维淮同志在运用平乐正骨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局部解剖结构特点,总结了该骨折的三种类型以及相应手法,在全国最早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成功的治疗了这种骨折。此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卫生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股骨上段骨折,由于解剖原因,很难使其复位并固定,郭维淮同志指导研制板式架,根据复位机理,采用钢针撬压法治疗股骨上段骨折,取得了优异的临床效果,该项研究获1982年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在骨折固定方面,改进了家传的固定器具,研制设计了系列的适合全身各部位骨折及不同年龄组骨折病人使用的小夹板及外固定器具,在他指导下研制的“超踝夹板”,对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治疗,固定优良率及功能恢复率都优于其他疗法,该项研究于1985年获卫生部乙级成果奖。 在骨折的药物治疗上,他总结和提出了“破、活、补”三期用药的治疗原则,即:“早期祛瘀接骨、中期活血接骨、后期补气血固肾涩精接骨”的辨证施治原则,使骨折的中医药治疗有章可循,成为中医治疗骨折的“法”和“纲”,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了骨折后遗症的发生。郭维淮同志在传统药物的研究上,采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平乐内服接骨丹”对骨折愈合作用的临床及实验方面的研究,获1986年卫生部乙级成果奖;对“筋骨痛消丸”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1998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筋伤治疗方面,总结出独具特色的“点穴按摩法”、“揉药按摩法”、“活血理筋法”、“推拿板打法”、“自身练功法”等方法,丰富了中国传统医学在筋伤治疗方面的内容。曾多次应中央保健局的邀请为李先念、彭真、王任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治疗疾病,获得满意效果。 在郭维淮同志的带领下,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平乐正骨,1978年以来全院、所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6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8项,厅局级46项,不少项目居国内外领先地位。1995年该院已通过“三甲”验收,同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2000年元月,他主编的《中医正骨》杂志获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10月,由他主编的《平乐正骨》一书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 培养骨伤科人才,发扬“平乐正骨”学术 郭维淮同志是我国中医骨伤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经国家教委、省教委批准于195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医骨伤科大学—河南平乐正骨学院,并自编教学计划及大纲,编写了适用于中医高等学校使用的《正骨学讲义》(约40万字),以后,又相继编篡了《简明正骨》(约10万字)、《中医骨伤科学》(约110万字)、《平乐正骨》(约100万字)等6部著作,使中医骨伤走上了正规化教育之路。1981年至今,受卫生部委托主办了一年一届的全国骨伤科医师进修班,1994年开始与河南中医学院联办成人中医骨伤专业大专班,他亲自讲授并带领实习。自1958年至今为国家培养了中医骨伤科人才2000余名。为加强学术交流,1989年创办了国家级学术刊物——《中医正骨》杂志,并任主编。1983年至今,每2~3年主持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平乐正骨学术研讨会。1994年10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该院筹办召开的“’94洛阳中医骨伤国际培训暨学术研讨会”获得成功,对促进和推动中医骨伤科学的国内、国际间交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根据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布署,郭维淮同志已连续培养了两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为传播“平乐正骨”医术,振兴中医骨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郭维淮同志忠于党,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他始终把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准则,把祖传秘方、技术无私奉献给国家,医德高尚,廉洁行医。鉴于他在中医骨伤科学方面所做出的突出成就和贡献,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1993年被命名为省管优秀专家,1995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奖章——“白求恩奖章”。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正骨、骨折、国家、中医药、药物治疗、学术研讨、临床研究、河南省、手术切开复位、正骨手法、科技进步、卫生部、方法、科技成果奖、管理局、专家、整体辨证、依靠科技、手法复位
13
TP3;R24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