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神经免疫联动机制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193/j.issn.1673-7717.2017.10.003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神经免疫联动机制研究

引用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可能作用机制一神经免疫联动机制,即穴位埋线通过下调神经肽P物质(SP),进而对肥大细胞膜上游TLR2、TLR4及下游NF-κBp65信号转录调节通路产生影响,最终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布地奈德治疗组,穴位埋线治疗1周、2周、3周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卵清蛋白致敏SD大鼠的方法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穴位埋线的3组均在迎香穴(LI20)、曲池穴(LI11)、足三里穴(ST36)埋入2-0羊肠线,分别经治疗1、2、3周阶段性观察,布地奈德组给予布地奈德滴鼻剂5μg/(kg·d)滴鼻,每日1次,模型组维持卵清蛋白滴鼻,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滴鼻.观察内容:①大鼠变应性鼻炎相关的行为学评分变化;②HE染色,观察各组鼻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③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鼻黏膜组织中感觉神经肽(SP)、NF-κBp65蛋白的表达.④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TLR2、TLR4在肥大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表达差异.⑤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差异.结果:随穴位埋线周期的延长,埋线第3周较第1、2周、布地奈德治疗组可明显改善AR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显示埋线治疗组、布地奈德组大鼠鼻黏膜纤毛倒伏、脱落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状况较埋线模型组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模型组相比,埋线第3周大鼠鼻黏膜组织中SP、NF-κBp65蛋白含量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双标检测:与模型组相比,布地奈德治疗组、埋线治疗第3周TLR2平均光密度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治疗组TLR4平均光密度明显降低,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甲苯胺蓝染色检测: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与模型组相比,穴位埋线治疗第2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基于SP介导肥大细胞膜表面的TLR2、TLR4上游信号,进而影响NF-κBp65下游信号转录,从而抑制肥大细胞的活化脱颗粒,控制AR变态反应.

穴位埋线、变应性鼻炎、神经免疫联动机制、肥大细胞、信号通路

35

R245.91(中医临床学)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480-2484,后插2-后插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中医药学刊

1673-7717

21-1546/R

35

2017,35(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