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疾病从肺肾论治的理论文献研究
通过检索文献发现先贤们对特应质疾病临床表现进行了诸多系统而详细的描述,如“奶癣”、“湿疮”、“四弯风”可与特应性皮炎互参,“鼻鼽”可与变应性鼻炎互参,“哮病”与“喘证”可与支气管哮喘互参,历代文献将此类疾病的发病的内在基础归结为肺肾两虚,而在此病理基础之上的痰饮、风寒、瘀血、火毒、湿热等都是疾病之标。具体来说,肺输精于皮毛,司腠理开合,卫阳来源于肾,在膀胱的气化作用下通过三焦敷布于肌表,以温养腠理毫毛,肺肾两虚则皮毛失于温养濡润、不能卫外固表发为“湿疮、风疹”。“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肾二脏在经络上相互连属,在五行中相互滋生,因此足少阴肾亦通过手太阴肺与鼻窍发生密切关系,肺虚则鼻窍不利,肾虚则涕液失于摄纳。肺主呼气,为气之主;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肾两虚则肺不能布散津液,肾不能蒸化水液津液不归正化凝结成痰,壅塞气道,上气喘鸣。
特应质疾病、特应性皮炎、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理论文献研究
R256.1(中医内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03249
2015-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