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据失权制度的比较法探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6-1308.2018.03.016

我国证据失权制度的比较法探析

引用
长期以来,我国基于忠于“实体真实”的法治传统,一直实行与之相对应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举证时限制度.然而,各种诟病的日益凸显使得该举证制度不得不进行变革.2002年实施的《证据规定》确立的“法定证据失权”制度是我国在立法上对证据失权的初次尝试,2012年施行的《民事诉讼法》对之进行了修改,确立了“酌定证据失权制度”.至此,我国的“证据失权”制度经历了从“法定证据失权”到“酌定证据失权”的两次巨大变革.相比于同时代其他国家证据失权制度,我国“酌定证据失权”制度因其国情特色而具有其不可替代性;但是,就现下我国证据失权制度而言,立法上缺乏逻辑性、司法实践中难以贯彻执行等问题尚存.通过对域外国家相关制度的研究启示,我国可通过严格对法官及当事人“释明权”的要求与应用、实现审前程序独立、合理细化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等方式完善我国的证据制度,以期能够真正实现由“证据随时提出”到“证据适时提出”的转型.

举证时限、证据适时提出、酌定证据失权

D90(法的理论(法学))

2018-06-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4-7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知与行

23-1595/D

2018,(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