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育与提升人文素养之探析——从"表现说"谈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6-1308.2017.03.022

诗歌教育与提升人文素养之探析——从"表现说"谈起

引用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歌理论的探讨起步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在浩如烟海的诗论中,关于诗歌功用问题的研究尤为受到关注,无论是诗歌的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重视诗歌的教育、教化功能.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强调作者的志向、情感对于形成作品的重要作用,后人将其概括为"表现说",这一学说又根据表现方式的不同,分为"言志说"和"缘情说"两个视角,前者强调言说宏图大志,后者重视内心情感的流露,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强调诗歌要缘事而作,诉说诗人内心的志向和情感,进而达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效果,所谓:"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故而"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论观念为当代诗歌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热"的风潮,中国古典诗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角,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以后,人们更加关注中国古典诗词,正如此节目所言:"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这对于提高国民素养和审美品位都有着极大的帮助."颂其诗、读其书","知其人","论其世",发现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境,从诗词中汲取养分,确实可以滋润人的心灵.由此可见,诗词教育应当引起当代人的重视,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引导学生多多积累、品评诗词,进而培养其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审美素养,同时,也要通过这个渠道帮助学生建立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言志说、缘情说、人文素养

I052(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象征主义视域下的'纯诗'之思——梁宗岱诗学构象研究"2015D074;2016年黑龙江东方学院横向研究课题"在语文教育的观照中促进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实践探索"

2017-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5-8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知与行

23-1595/D

2017,(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