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1年重庆市涪陵区HIV/AIDS异性性传播病例特征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2010-2021年重庆市涪陵区HIV/AIDS异性性传播病例特征分析

引用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重庆市涪陵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异性性传播病例的构成及分布特征,为涪陵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2010-2021年新报告现住址为重庆市涪陵区、传播途径为异性传播的HIV/AIDS,采用SPSS 26.0软件对病例人口学特征和感染途径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0-2021年经异性性传播的HIV/AIDS为506例,男性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51.38%),女性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和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居多,分别占48.07%和45.86%;各年龄组均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0~24岁年龄组占91.18%,25~49岁年龄组占52.24%,≥50岁年龄组占41.85%;已婚有配偶、离异或丧偶和未婚均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分别占44.95%、54.26%和65.00%;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均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分别占40.74%、50.91%、43.75%、60.00%和69.57%;地区分布中均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重庆市涪陵区户籍占50.83%,重庆市其他区县户籍占48.99%和非重庆市户籍占50.00%,以上传播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职业HIV/AIDS异性性传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4).结论 2010-2021年重庆市涪陵区HIV/AIDS异性性传播病例的构成因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和文化程度而不同,25~49岁年龄组、男性、已婚有配偶、文化程度为初中、职业为农民的人群因非婚非商业感染风险更大,应针对传播特征,因地施策,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控制HIV/AIDS经异性性传播.

涪陵区、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感染方式

38

R181(流行病学与防疫)

重庆市涪陵区科技计划项目;重庆市涪陵区科技计划项目

2023-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7-3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职业卫生与病伤

1006-172X

51-1246/R

38

2023,38(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