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认识论视角下施洞苗族剪纸造型叙事结构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发生认识论视角下施洞苗族剪纸造型叙事结构研究

引用
目前学界对于贵州台江施洞苗族剪纸的研究较少,原因是其作为刺绣的纸稿而不被重视.本文以具有叙事情节的剪纸《大象的故事》为中心,从发生认识论的视角对其造型中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该剪纸造型中叙事的主体不突出,观看者与主人公的视角重合;时间结构复杂,需要观者借助剪纸造型的表情和行为厘清观看顺序;叙述空间局促,但保持了一定的开放性.剪纸造型并不是单纯的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联,而是延续了苗族的认知结构并采用一种新的叙事方式进行的重构.借助发生认识论的理论可以知道该剪纸叙事中的含混表达,是因为在剪纸图案最初设计者的认知中主客体没有分离,客体是为了适应主体的认知环境而进行组织的.施洞剪纸动物半人化的造型是一种拟人化的投影,从认知结构上看设计者是把施洞苗族所感知到的事物,都按照人与动物的共同特征进行表现的.施洞苗族剪纸造型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剪纸叙事空间的重点在于表现“善有善报”“美好生活”“机智勇敢”的结果而不是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适应主体已知结构的同化现象.因此在苗族人了解其服饰纹饰意义的同时,苗族对于民族历史神话的认知得以发展.施洞苗族剪纸中的造型叙事不仅反映了苗族的历史记忆,还具有情感价值与特定的社会化功能.

施洞苗族、剪纸造型、叙事结构、发生认识论、情感价值

47

C915(社会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ZD01

2020-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58-16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5-8575

11-3530/C

47

2020,47(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