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7-7588.2009.02.017
东北三省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
随着中国人口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非农化过程加快,建设用地大量侵吞耕地,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本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详细地分析了其在1993年~2003年10年间耕地非农化空间特征、耕地非农化与耕地综合质量、高产田的空间关系及由耕地非农化所导致的粮食减产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三省耕地非农化面积16.599×104hm2,耕地非农化率为1.012%,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是耕地非农化程度最高、最低的两个省份,辽宁省和吉林省耕地非农化区域分别呈"云片状"集团式和平行条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处于交通位置优越及沿海的县(市)耕地非农化程度较高;②吉林省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大,但以占用中下等耕地为主;而辽宁省绝大部分耕地非农化区域都是上等地;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少,而且主要占用的是中下等地;③粮食高产区集中分布在松辽平原,耕地非农化严重区有近50%分布在高产区,吉林省高产田受耕地非农化影响最严重;④10年间因耕地非农化共导致粮食减产9.106×108kg,吉林省占总量的59%,而东北三省减产的粮食可以供给500×104人1年的口粮.注重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是落实东北三省未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关键所在.
耕地非农化、粮食产量、时空特征、耕地综合质量、高产田、粮食安全、东北三省
31
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基金2004DIB3J092
2009-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9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