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7-7588.2006.06.014
安徽沿江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食主产区的耕地面积变化不仅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利用50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近年的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揭示了安徽省沿江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和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特征,并对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在定量分析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对未来耕地数量和粮食生产安全保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①沿江地区土地利用基本特征表现为以农用地为主,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比例大;土地的投入强度大,综合产出率高;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总量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下降、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②耕地总面积减少与GDP总量和人均GDP之间存在对数关系,二者间的弹性系数不断下降,现状已接近上海市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模式已开始向集约型转变;③利用拟合的关系式,估算2010年和2020年的耕地将在现状基础上分别减少3.09×104~3.91×104hm2和5.07×104~6.78×104hm2,届时耕地总面积将会保持在149×104hm2和146×104hm2以上.2010年耕地数量可以满足粮食安全的需要(保持粮食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08%),至2020年,耕地数量将会略低于粮食安全的需求.
粮食主产区、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粮食安全、安徽沿江地区
28
F3(农业经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1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331
2006-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