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8141.2018.08.009
淮河流域水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采用改进的突变级数法,从水污染角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构建流域水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淮河流域整体及各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采用耦合模型分析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从淮河流域整体地域协调性看,“十二五”期间的协调水平比“十一五”时期上升,而流域南部(安徽省)的协调发展水平提升并不理想,地区协调性水平差异较小,重点提高流域南部经济实力,努力提高流域整体的协调发展水平.②从淮河流域内各省系统协调性看,水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状况越来越好,整体协调发展水平随时间呈“低水平一较低水平—较高水平—高水平”的发展趋势,表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状况在逐步改善.同时,淮河流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受经济系统影响,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正处于升级阶段.③从淮河流域系统相互关系看,水环境和社会系统耦合保持在拮抗阶段,表明社会发展对水环境影响较大,而水环境和经济系统的耦合随时间由高水平逐渐衰退到磨合阶段,表明经济发展对水环境影响更大但作用力逐渐减小,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逐渐摆脱了对环境资源的依赖,两者实现强脱钩,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水污染、协调发展水平、改进的突变级数法、耦合模型、淮河流域
34
F323.213;X22(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奈特不确定性理论的流域水资源脆弱性分析与适应性治理研究”71403122;江苏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流域水资源关键脆弱性分析与适应性治理研究”BK20140980;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影响因素风险预测的流域水资源脆弱性分析与适应性治理研究”14YJC630018
2018-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86-109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