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240528.001
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北京城市综合韧性测度研究
城市综合韧性定量测度是衡量城市韧性发展水平、指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在分析城市巨系统的系统熵构成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社会韧性、经济韧性、生态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4大类21小类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开展北京市2016-2019年城市综合韧性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北京市城市综合韧性水平逐年增长,韧性平均值呈"上升—平稳—上升"趋势,韧性指数介于0.30~0.76.2)北京市综合韧性指数最高的前3个区分别为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韧性指数分别为0.76、0.74和0.55;根据韧性指数高低,全市综合韧性水平可划分为低韧性、较低韧性、中等韧性、较高韧性和高韧性5级,其中低韧性与较低韧性辖区数占区总数的82%,全市总体韧性水平较低,且空间上不同区的韧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呈"北低、东南较高、中心最高"的分布特点.3)全市各区不同类型的韧性水平受政府资金投入和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影响,各具优势和不足,其中,朝阳区和海淀区社会、经济韧性水平较高,且朝阳区基础设施韧性水平相较其他区明显较高,而门头沟区、房山区和怀柔区等区的生态韧性更有优势.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北京市应从控制系统内熵产生、增加系统负熵流输入两方面增强城市发展综合韧性,促进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韧性、熵权法、TOPSIS模型、耗散结构理论、北京市
26
F290(城市与市政经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四环路科技大道—马草河雨水方沟施工期周边建构筑物、地质条件影响因素研究项目;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唐超副研究员、王晓静工程师等为基础数据获取、韧性城市发展方向探究等给予的指导与帮助
2024-09-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