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内生风险视角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金融科技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内生风险视角

引用
笔者从内生风险框架出发,结合传统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加速器机制和反馈机制,对金融科技业务和技术两个层面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梳理分析.笔者重点关注三个案例:(1)互联网借贷(P2P)业务.与传统融资平台相比,P2P平台通过资金渠道和预期渠道等加剧了负向冲击下的加速器机制,使得内生风险迅速在业务部门内部放大,并可能对传统金融领域造成风险溢出.(2)人工智能(AI)技术.金融部门广泛使用AI会导致投资决策过程的“合成谬误”,造成不同投资者投资行为同质化,在反馈机制的作用下最终加剧了内生风险.而AI技术本身只能对外生风险进行微观审慎监管,无法对共振引发的内生风险进行有效识别.(3)数字货币.当前去中心化的私人数字货币容易通过正反馈机制形成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敞口较大;若以此为基础演化为法定数字货币,不仅无法消除现有的货币杠杆顺周期性问题,反而会加大央行实行最后贷款人功能进行流动性救助的难度,因此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中心化的原则.

金融科技、系统性金融风险、内生风险

F832(金融、银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风险承担、负面冲击与银行信贷风险:基于我国信贷大数据的实证研究项目;汇率市场变化、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防范项目;基于GAS模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及其在宏观经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央财经大学青年英才培育支持计划房地产市场调控背景下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分析项目

2020-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9-3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000-1549

11-3846/F

2020,(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