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读出《柳叶儿》的“苦”与“涩”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5154.2011.11.018

让学生读出《柳叶儿》的“苦”与“涩”

引用
当代作家宋学孟的散文《柳叶儿》,编排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童年趣事"单元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带有忆苦思甜性质的课文已是凤毛麟角,由此也可以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柳叶儿》一课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丰富情感,滋补精神之钙.然而,在与不少同仁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现在的中学生往往关注一个八岁孩子在饥荒年代的"最乐",却感受不到快乐背后的贫困、危险、心酸、亲情,更不容易体会作者"苦"与"涩"的特殊情感.要改变这一状况,对《柳叶儿》的研读与教学要加强以下几点:1.读出"我"清早抢柳叶儿之苦在当前这个电视可以"把我们自己娱乐死"(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语)的时代,中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娱乐精神有余,悲天悯人情怀不足.在上《柳叶儿》一课中,我们发现,同样写"我"爬高树,许多同学更多关注的是第8节"我"爬树的技巧如何娴熟,在高树上"弹过来,摆过去"如何惊险,而对第10节"我"大清早爬高树去抢柳叶儿一事则没有多大兴趣,甚至根本没有兴趣.诚然,第8节中的"我"是最乐的.面对一棵高树,没人能爬上去,而"我"一下子就爬到最高点,在竞胜中得到了快感;在空中摇来晃去,惹得众人惊慌、喊叫,产生了炫耀之乐."得意洋洋""美滋滋"两个短语,更是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我"的快乐心理.可以说,"我"简直就是汤姆·索亚第二!然而,我们只要细想想,就会发现这种快乐一方面反衬了童年生活的无趣,只能爬树取乐;另一方面,这种快乐中又带着极大的危险.

中学生、读出、快乐、文化传播学、语文教材、娱乐精神、兴趣、现象、危险、童年、情感、爬高、健全人格、当代作家、苏教版、七年级、滋补、性质、心理、宋学

I05;R74

2012-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3-5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学语文教学

1002-5154

11-1277/H

2011,(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