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图换稿"之泪千古兴亡之悲--试析《哀江南》的多重美学意蕴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舆图换稿"之泪千古兴亡之悲--试析《哀江南》的多重美学意蕴

引用
@@ "南朝兴亡","系之桃花扇底"(孔尚任<桃花扇本末>).侯方域、李香君劫后重逢喜出望外,却被道士张瑶星(贯串全剧经线的人物)厉声喝断:"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侯、李"冷汗淋漓,如梦初醒"(<入道>),心灰意冷皈依道教.--<入道>是全剧人物命运的结局.孔尚任打破传奇体例,别创新格,增续四十出<余韵>,让老赞礼(贯串全剧纬线的人物)、柳敬亭、苏昆生登场,设计出耐人寻味的"渔樵对答",绝非闲笔.清代梁廷楠评曰:"<桃花扇>以<余韵>折作结,曲终人查,江上峰青,留有余不尽之意于烟波缥缈间,脱尽团圆俗套."(<曲话>卷三)--<余韵>是全剧悲怆情感的结局."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苏昆生挟泪蘸血的声声悲歌,气薄云天,情撼山河,回旋激荡于"烟波缥缈间",留下了绵绵不绝的"余韵".

江南、桃花扇、苏昆生、人物命运、孔尚任、缥缈、不尽之意、柳敬亭、梁廷楠、侯方域、传奇体、渔樵、纬线、设计、山河、情感、清代、经线、皈依、道士

G63(中等教育)

2005-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8-2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学语文教学

1002-5154

11-1277/H

2002,(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