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漫谈--兼与余应源教授等商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5154.2001.08.003

语文教育漫谈--兼与余应源教授等商榷

引用
@@ 一、语文的内涵和外延及本质特征 汉语文是迄今为止尚未建立真正有说服力的理论体系的一门最基础的年轻学科,要探讨这一问题还是得先从语文的内涵说起.什么是语文,或曰语言文字,或曰语言文章,或曰语言文学,或曰语言文化,或合其中之二者而言之,如此等等.对此叶老生前只好以命名之初所谓口语加"成篇之书面语"来界说,其实语文的真正含义并非完全如此.要弄懂语文二字,必须跳出前人为我们画定的圈子.根据实际情形来考察,我们认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基础学科.它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狭义,以下同),即"一语四文".其本质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何者居先不可一概而论:小学语文以语言文字的掌握为目的,工具性属于第一位的;中学阶段人文性重于工具性;大学时期人文性要占压倒的优势.当初叶老对语文的定义明显忽略了精神文化之类的人文因素,容易导致单一的工具本质论,影响了汉民族语文品质的提升,阻碍了人的素质的提高.作为历史认识过程中的一环,那是可以理解的.

小学语文、语言文字、人文性、工具性、语言文化、内涵和外延、中学阶段、语言文章、语言文学、特征、认识过程、人文因素、人的素质、民族语文、理论体系、精神文化、基础学科、本质属性、书面语、轻学科

G63(中等教育)

2005-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0-1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学语文教学

1002-5154

11-1277/H

2001,(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