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419X.2014.02.008
阅读教学:“在学问、争鸣、合作”中发展思维--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教学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经典问题,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也是教学改革实践的现实课题。语文新课程旗帜鲜明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出阅读教学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思考·领悟”目标和“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与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的“发现·创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反思以前单一追求应试的教学观念,摒弃过于呆板僵化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与阅读同行,在对文本积极地思考中生发认知、激扬情感、促进思维的纵深发展。阅读是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传承,其特性决定了阅读教学不能割断历史、拒绝继承,阅读教学要留住民族文化的根,要培养学生会思考、能创新的能力。“欲知大道必先明史,溯其渊源才能察其流向”,语文教师要提炼古人优秀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以期对当今的阅读教学产生新的启示。孔孟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有价值的教学思想是我们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精神宝藏,深入认识孔孟“学思结合”的思想,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仍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
阅读教学、学生思维、孔孟、语文教学、教育理论研究、创新、学习领域、语文新课程、文化的传承、祖国语言、语文教师、因材施教、现实课题、未知世界、探究意识、思想、启发诱导、培养、目标、民族文化
G42;G63
2014-0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