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与启示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书组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中医典籍,其英译研究对于中医典籍的英译研究以及中医药的对外交流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在为数不多的《内经》译者主体性研究当中,大多数围绕译者的知识结构、学术背景、双语能力、翻译策略等主观因素对译文的影响,而忽视对译者开展翻译活动的社会历史语境、时代主题、诗学规范等客观因素的深入探讨.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不仅能深化对不同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下《内经》译本的理解,而且在当前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进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时代主题下,对提升中医典籍的海外传播力也具有启示作用.本文基于社会话语分析框架,选取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素问》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究译者的主体性如何体现在具体文本操作中,并从社会历史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
4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No.A1912
202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4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