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治皮肤溃疡研究的思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3-5370.2001.07.047

中药外治皮肤溃疡研究的思考

引用
@@ 传统中医把疮疡溃后统称为溃疡,局部治疗是治疗皮肤溃疡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医学外治皮肤溃疡的内容十分丰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周代我国已经出现专门治疗溃疡等的疡医,用祝药(外敷药),刮杀之剂(拔除脓血的销蚀腐肉的药剂)和五毒之药(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炼治的外用药)外治溃疡.我国最早的医籍<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多种洗涤污染伤口及防治瘢痕形成的方法和药物.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广泛应用止血、止痛、祛腐、生肌等外用药治疗皮肤溃疡.<肘后备急方>提出创面感染由外来"毒气”引起,及早期处理开放性创伤的重要性,并首先提出薄贴的制作方法.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中提出:"夫痈坏后,有恶肉者,宜猪蹄汤洗去秽,次敷蚀肉膏散,恶肉尽后,敷生肌散,及摩四边令好肉速生”的药物清创(祛腐)和生肌的方法.明清时期,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详述升丹制剂的炼制,将红丹、三仙丹用于溃疡创面以提脓祛腐.<洞天奥旨>谓:"疮疡内散,第一善法,至疮口已溃,内不能散,须外治,外治之法最多,大约敷法为佳”,<理瀹骈文>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所异者法耳”,明确了药物外治的理论依据.<医宗金鉴>:"谓腐不去则新肉不生,盖以腐能浸淫好肉也:……若遇气虚之人,则惟恃药物以化之,盖去腐之药,乃疡科之要药也”,重视溃疡早期祛腐;<外科启玄>谓:"疮毒已平,脓水未少,开烂已定,或少有疼痛,肌肉未生,若不贴其膏药,赤肉无其遮护,风冷难以抵挡,故将太乙膏等贴之则煨脓长肉”,重视溃疡后期"煨脓”等等.既往的中医学对中药外治皮肤溃疡促进愈合的贡献在于:(1)确定了溃疡形成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理论体系;(2)确定了溃疡外治的许多原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总结了卓有疗效的大量方药和有关剂型.

中药、外治、皮肤溃疡、用药治疗、药物、理论体系、制作方法、中医学、外用药、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肘后备急方、五十二病方、开放性创伤、早期处理、医宗金鉴、污染伤口、煨脓长肉、外科正宗、提脓祛腐

21

R6(外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56-5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003-5370

11-2787/R

21

2001,21(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