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与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是一个充满歧义的标签,应该在"当代性"(contemporaneity)和"现代性"(modernity)的对比中,相对于多个"主义"来进行探讨.孔德说过,人类思维——无论个体思维还是群体思维——都不可避免地要先后经历"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个理论阶段.(孔德,第1页)我们进而认为,西方哲学业已经历从泰勒斯到笛卡尔以神学(神话)思维为特征的前现代阶段、自笛卡尔至黑格尔以哲学(思辨)思维为特点的早期现代阶段和从黑格尔之后到梅洛-庞蒂以非科学(非思)抗拒科学(实证)思维为特色的后期现代阶段,最后进入了自梅洛-庞蒂后期以来的不仅强调"非思"而且突出"非人"的当代阶段.当代性以其"非思"且"非人"倾向远离了前现代性意义上的"神思",超越了早期现代性意义上的"我思",扩张了后期现代性意义上的"非思".自然主义在前现代性、早期现代性、后期现代性和当代性中扮演了非常不同的角色,导致了人性、神性和物性之间的异常复杂的关系.在早期现代性与观念主义(idealism)之间、后期现代性与精神主义(spiritualism)之间、当代性与物质主义(materialism)之间存在着相对明显的一一对应.(参见杨大春,2013年)现象学针对自然主义的立场最终归结为其内部大体上相继的观念主义、精神主义和物质主义三种形态是如何看待"自然"(nature)和"人性"(human nature)的.
现象学、自然主义
B516.52;B089;B81-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AZX013
2014-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