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叔本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论叔本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

引用
@@ 康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劳永逸地证明了外部世界是作为感觉被人们认识的.自由与必然共存的学说和先验感性论”构成了康德的荣誉花冠上两颗巨大明珠,永在人间闪烁”.(叔本华,第200页)但是叔本华在阅读康德著作的第一眼时就产生了背离他的念头.这是由于他看出康德哲学陷入了困境.”康德认为,道德学原则似乎是根本不依经验及其教训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它是先验的,或形而上学的.他承认,人类行为具有超经验的一切可能性的重要意义,所以实际上是引向他称之为悟知的世界,纯智所思的世界,自在之物的世界.”(同上,第140页)在此,人类的性格以二元性的形式显现出来,即经验的与概念的二元性.按照叔本华的观点,康德代表着一种在哲学中不断完善的分裂进程.叔本华在康德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将经验的与概念的两个领域置于一种密切的相互关系之中.叔本华式的康德转述实际上是在批判康德道德学由纯粹的先天概念构成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一种全新的调解尝试.”经验的”与”概念的”两者之间的截然切断是康德式的分法.叔本华超越了这种划分,他强调了哲学的统一性.叔本华哲学的主要趋势在于揭示并解决由康德哲学所遗留的谜团.

叔本华哲学、康德哲学、道德法则、经验、概念构成、二元性、道德学、自由与必然、自在之物、形而上学、相互关系、基础、统一性、感性论、转移、著作、证明、阅读、学说、性格

B51;I01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3-8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哲学研究

1000-0216

11-1140/B

200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