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课中“引而不发”的运用策略
笔者在执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时,部分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些我意料之外的问题,令我措手不及的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
[案例回顾]
在讲解到"实践的第三个特征——社会历史性"时,我说:"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时一位男生举手说道:"老师,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能举出反例."我不想打消他敢于质疑的热情和积极性,于是说:"请举例."他说:"居里夫人发现镭,还有许多科学家都是独自一人搞出发明创造的."一部分学生也表示赞同这一观点,并纷纷举起例子来:"我经常独自一人思考问题","我也经常独自一人朗诵唱歌","宇航员登月采集样本"……面对这种状况,我临时组织了一场辩论探究活动,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活动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学生、人的实践活动、实验教科书、探究活动、思想政治、思考问题、社会关系、人的活动、临时组织、教学灵感、发明创造、采集样本、宇航员、历史性、科学家、状况、执教、真理
G64;G42
2013-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