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人的意向性是可能的吗——对胡塞尔交互主体性思路进行重构的尝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无他人的意向性是可能的吗——对胡塞尔交互主体性思路进行重构的尝试

引用
通常对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的理解是基于《笛卡尔式的沉思》中从自我到他人的构成思路,但他又说过主体就是交互主体性的,这导致舒茨等人批判其有循环论证的嫌疑.本文尝试从意向性的客观性构成入手,首先来重新理解原真自我,即原真自我的统觉是最原初和基础的,但还不是概念化的思维行为,相应地不能说它有了真正的意向性,因为意向行为是一种超越的思维行为,构成着超越的观念相关项,而观念是客观的,所以超越本已领域正是走向客观性的关键一步.其次,超越本己领域需要他人的出场,这显示为类意识的源起.胡塞尔借助了类比化统觉来表明类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本文将进一步表明类比化统觉通过原初行走动感得以可能,因为同一与差异感起源于行走行为,它们构成了类意识的基础.最后本文将表明他人作为首位超越使意向性被引发,并借此对主客意识等相关概念做一个现象学的还原描述,说明交互主体性是原初的,从自我到他人的构成思路是一种积极的循环和认识论入手.

胡塞尔、意向性、自我、他人、行走动感

2018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动感问题;其效应研究”;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象学认识论研究

2020-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176-19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哲学评论

978-7-5161-4706-1

2019,(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