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895.2021.02.01
不同种源石斛表型性状多样性及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
以来源于四川、贵州和云南的10个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种源为研究对象,对营养器官和花器官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了观测,并采用变异系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表型分化系数以及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指标和方法,对不同种源间各表型性状的表型分化程度和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斛18个表型性状的均值在多数种源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云南省勐腊县勐腊镇种源有10个表型性状的均值最大,且总体上与其他种源差异显著.18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8.24%~24.38%,各种源的变异系数均值为12.08%~19.02%,总体均值为14.36%.10个种源18个表型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在3.8以上,均值为3.881~3.908.18个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种源内个体间仅茎节数、茎长、花瓣长和花瓣宽存在极显著差异;各表型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为50.00%~87.50%,均值为65.80%,且大多数表型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在57%以上.在18个表型性状中,仅茎节数、茎基部直径、茎中部直径、茎上部直径和花梗长与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仅叶片长和叶片宽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所有表型性状与海拔均无显著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经度、纬度以及地理位置相近的种源聚在一起.在欧氏距离6.5和3.5处,分别可将10个石斛种源分为3组和4亚组,其中,组的聚类与来源地的纬度和地理位置有关,亚组的聚类与来源地的经度则有一定关系.组Ⅰ包含7个种源,纬度均在N28°范围内,位于四川南部和贵州西北部;组Ⅱ包含2个种源,纬度在N29°范围内,位于四川西南部;组Ⅲ仅包含1个种源,纬度在N21°范围内,位于云南最南端.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石斛种源的营养器官和花器官具有明显差异,且营养器官性状的变异水平高于花器官性状,种源间变异是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石斛的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但不同种源间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接近;石斛的表型性状变异呈现以经纬度为主导的地理变异模式.
石斛、表型性状、多样性、变异系数、表型分化、地理因子
30
Q944;Q948.11;S682.31(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项目;四川省科技扶贫项目
2021-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