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氮肥及其用量对强筋小麦氮素转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适宜氮肥形态和施氮量,对增加小麦产量、提高籽粒品质及减少农田氮污染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合理精确运筹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氮肥形态为主区(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酰铵态氮肥),氮肥用量为副区(低氮75 kg/hm2、中氮150 kg/hm2、高氮225 kg/hm2).分析小麦的氮转运量和产量、品质.[结果]1)在同一形态氮肥下,小麦成熟期氮累积量、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均在中氮(150 kg/hm2)处理达到最大值,中氮(150 kg/hm2)处理能通过显著增加花前氮转运量和花后氮积累量进而提高籽粒含氮量.生物产量、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除醇溶蛋白)、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2)在同一施氮量下,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处理的小麦各时期植株含氮量、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铵态氮肥(P<0.05),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的籽粒产量处理无显著差异(除低氮处理).铵态氮肥处理的品质最差,酰胺态氮肥处理更有利于增加蛋白质和淀粉含量,改善籽粒品质,酰胺态氮肥处理的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生产效率最高.3)不同形态氮肥显著影响穗数,施氮量显著影响千粒重.产量和品质达到最优所需的氮肥用量不同,中氮(150 kg/hm2)时产量最高,高氮(225 kg/hm2)时品质最优.4)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形态氮肥和施氮量对冬小麦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所占比例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且二者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通径分析表明,叶片花前氮转运量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614.[结论]酰胺态氮肥是适合该地区的氮肥种类,酰胺态氮肥在中氮(150 kg/hm2)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籽粒含氮量,在高氮(225 kg/hm2)条件下能显著改善强筋小麦品质,因此在实际小麦生产中要根据产量品质要求合理运筹氮肥.
强筋小麦、氮肥形态、施氮量、氮素转运、产量、品质
2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23B04-2;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312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1727;小麦旱作栽培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资助
2019-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7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