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栽培对渭北旱地冬小麦生产力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目的]覆盖栽培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对土壤质量与作物生产力的持续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了渭北旱地几种覆盖栽培方式下冬小麦生产力及土壤肥力状况,以最大化地发挥覆盖措施的作用和效益.[方法]本试验于2014年9月—2017年6月在陕西富平综合试验站进行,共设4个处理,包括传统栽培(CK)、秸秆覆盖(NPS)、地膜覆盖(NPP)和垄沟覆盖(RFPS),每个处理重复3次,完全随机排列设计.于冬小麦收获期采集植株样品及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壤样品,分析冬小麦生产力、土壤养分、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RFPS、NPP和NPS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51.8%、41.3%和13.7%,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0.9%、34.0%和11.2%,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3种覆盖栽培方式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和秸秆氮磷钾吸收量,尤其是RFPS和NPP处理(P<0.05).RFPS处理较CK显著(P<0.05)提高了表层土壤全量氮磷钾(6.5%、4.5%和8.0%)、速效氮磷钾(46.1%、37.8%和19.5%)、有机碳(5.1%)、活性有机碳(l5.1%)含量及3种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24.6%、34.6%和27.4%),增幅明显高于NPP与NPS处理,且明显改善了亚表层土壤质量;NPP处理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较CK显著(P<0.05)提高了9.6%,0-40 cm土层氮磷钾、有机碳及其他酶活性差异较小;NPS处理表层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较CK显著(P<0.05)提高了22.7%、19.9%和15.0%,有机碳提高了4.1%,活性有机碳提高了12.5%,3种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0%、15.5%和12.0%,且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亚表层土壤质量,但对0-40 cm土层全量氮磷钾含量影响较小.[结论]垄沟覆盖栽培方式对提高渭北旱地冬小麦生产力及土壤肥力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可在当地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渭北旱塬、覆盖方式、垄沟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
24
黄土高原区农田水肥高效项目K303021215;陕西省旱地土壤培肥与旱情监测项目K3330216006
2018-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857-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