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有机肥与氮肥配施方可提高河西绿洲土壤肥力及作物生产效益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674/zwyf.15346

适量有机肥与氮肥配施方可提高河西绿洲土壤肥力及作物生产效益

引用
【目的】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及玉米制种基地,结合当地耕作制度进行土壤有效培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研究以河西灌漠土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探讨了长期施用一种或者多种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筛选出适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除对照外,在施磷肥(P2O5)150 kg/hm2的基础上,再设12个处理:单施用农家肥120 t/hm2(M);单施绿肥45 t/hm2(G);单施秸秆10.5 t/hm2(S);单施氮肥375 kg/hm2(N);农家肥60 t/hm2+绿肥22.5 t/hm2(1/2MG);农家肥60 t/hm2+秸秆5.25 t/hm2(1/2MS);农家肥60 t/hm2+氮肥187.5 kg/hm2(1/2MN);绿肥22.5 t/hm2+氮肥187.5 kg/hm2(1/2GN);秸秆60 t/hm2+氮肥187.5 kg/hm2(1/2SN);农家肥40 t/hm2+绿肥15 t/hm2+氮肥124.5 kg/hm2(1/3MGN);农家肥40 t/hm2+秸秆3495 kg/hm2+氮肥124.5 kg/hm2(1/3MSN);农家肥30 t/hm2+秸秆2625 kg/hm2+绿肥11.25 t/hm2+氮肥94.5 kg/hm2(1/4MGSN)。调查了耕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变化以及几种主要土壤酶活力,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综合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质量与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长期不施肥、单施氮肥(N)、氮肥配施绿肥或者秸秆均会造成土壤钾素匮缺,较1988年初测土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了16.59%、39.37%、25.04%、23.31%;M、G、S三种有机肥单施或与氮配施均能提高土壤碱解氮、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钾、土壤有机质(SOM)含量,不同施肥方式下,其含量大小总体表现为高量有机肥>减量有机肥+减量 N > N > CK;M、G、S、N单施或1/2MN、1/2GN、1/2SN处理均能提高蔗糖酶、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 G、1/2GN处理对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的活性的效果最显著,M、G、MN、GN处理对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效果最显著;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不同处理培肥土壤质量效果由高到低分成四类,分别为一类高量有机肥 M、G、1/2MG >二种有机肥与氮肥减量配施1/2MN、1/3MSN、1/3MGN、1/2GN、1/2MS、1/4MSGN >三类氮肥、秸秆、秸秆与氮肥 N、1/2SN、S >四类不施肥(CK);各施肥方式均能提高作物产量,与不施肥(CK)相比,增产幅度为12.21%~235.4%,肥料贡献率在10.89%~70.18%之间,单施肥增产总趋势为 N> G > M > S,减量配施肥增产总趋势为1/2GN >1/2MN>1/2MS,施肥方式以有机肥配施 N对产量贡献最大;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施 N或有机肥与 N配施对于提高净收益作用较大。【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经济效益与产量综合比较,农家肥、绿肥和秸秆长期单施成本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低,维持土壤养分和产量需要的用量大。因此,提倡适量有机肥与氮肥配施,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保证土壤肥力可持续发展。

长期施肥、土壤养分、土壤酶活、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作物产量

22

S154.2(土壤学)

公益性行业专项北方高原山地区面源污染监测与氮磷投入阈值研究201003014-7资助。

2016-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298-130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008-505X

11-3996/S

22

2016,22(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