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8-505X.2009.03.026
氮素对花铃期干旱再复水后棉花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
2005~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和棉花花铃期土壤短期干旱处理,每个处理再设置3个氮素水平(N 0、240、480 kg/hm2),研究氮素对花铃期短期干旱再复水后棉花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结束时,干旱处理棉花的纤维可溶性蛋白含量较正常灌水处理显著降低,而内源保护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氧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纤维加厚发育相关酶,即: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β-1,3-葡聚糖酶和IAA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在复水后第10 d,干旱处理棉花的纤维内源保护酶活性迅速恢复到正常灌水处理水平,MDA含量降低,但纤维发育相关酶的活性仍低于相应止常灌水处理,纤维比强度亦显著低于正常灌水处理.在棉化的纤维加厚发育期土壤短期干旱再复水条件下,以N 240 kg/hm2最有利于形成高强纤维.干旱期间该处珲棉花的纤维内源保护酶活性高,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其纤维加厚发育相关酶活性均最高;复水后该处理的纤维内源保护酶活性迅速恢复,MDA含量最低,棉花的纤维加厚发育相关酶活性仍处于最高值,有利于纤维素的合成与累积,最终纤维比强度亦最大.施氮不足(N 0 kg/hm2)或过量施氮(N 480 ks/hm2)均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棉化、氮素、干旱、复水、纤维比强度
15
Q945.78;S562.06(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日30771279,30771277;高校博士点基金200803070017;农业部农业行业计划项目nyhyzx07-005
2013-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6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