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室培养装置在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258.2014.00120

分室培养装置在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引用
重点围绕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H形分室培养系统、根排斥室培养系统、供体自养植物的双分室体外培养系统、丛枝菌根(AM)真菌与普通植物根器官的双重培养系统、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的双重单胞无菌培养系统、AM真菌与RiT-DNA转型根双重培养的改良分室单胞培养系统等7个不同的分室培养装置,对AM真菌的培养类型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其中,采用玻璃珠分室培养装置易于将AM真菌与培养基质分开,能获得大量纯净的AM真菌繁殖体,用于研究AM真菌对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H形分室培养系统和根排斥室(RECs)培养系统均能够获得连续的、可切断的共生菌根网络(CMNs),可用于研究植物-植物、植物-昆虫之间化感作用产生的信息交流.供体自养植物的双分室培养系统有益于研究AM真菌对宿主植物在单作和混作条件下生长效应的影响.AM真菌与植物根器官的双重培养系统为研究AM真菌的侵染过程及生理、生化特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为纯培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AM真菌与RiT-DNA转型根的双重单胞无菌培养体系可以获得AM真菌纯净菌体,是研究AM真菌遗传、生理、生化等特性的理想方法.以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的双重单胞无菌培养系统为基础,可以在菌丝生长室置换培养基、在根室中补充适量碳源,并多次收获AM真菌繁殖体.转型根改良双重培养系统是提高AM真菌孢子接种剂产量的有效方法.综上所述,AM真菌的分室培养系统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为开展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层次的菌根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丛枝菌根真菌、宿主植物、菌丝体网络、分室培养装置、孢子

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558、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203041和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3-86.

2014-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250-126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植物生态学报

1005-264X

11-3397/Q

38

2014,38(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