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驯化对冬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592/j.cnki.ppj.2016.0352

低温驯化对冬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引用
为探究不同抗寒性冬小麦品种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光合特性,以强抗寒性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DN1’)和弱抗寒性冬小麦品种‘济麦22’(‘JM2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自然降温与室内模拟低温驯化条件下,从三叶期开始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同时对自然生长条件下小麦幼苗编码光合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和揭示冬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低温驯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大田自然降温下,‘DN1’通过明显增加的NPQ、较高的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较低的MDA含量,来适应温度变化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而‘JM22’则对该时期温度变化不敏感,各项指标较为恒定;室内模拟低温驯化下,‘DN1’与自然条件下有类似的表现,且在昼夜温度4°C/0°C条件下驯化效果更明显。qPCR结果表明:两个小麦品种的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TaCP3、TaCP5),在测定的各时期均有较高表达,与色素含量变化相对应;参与光化学淬灭的基因TaNPQ4‘DN1’均保持了较高的表达量,与其较高的NPQ变化相对应。综上表明,在该实验检测时期内强抗寒性‘DN1’能较早感受温度的降低而维持其光合系统的稳定,进而适应后期更低温度的胁迫。

冬小麦、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结合蛋白基因

52

S66;S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423;国家自然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科研训练项目J1210069;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418。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31471423;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Re-search and Training ProjectsGrant J1210069;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Grant C201408

2017-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959-196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植物生理学报

2095-1108

31-2055/Q

52

2016,52(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