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允钢先生共事的岁月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和沈允钢先生共事的岁月

引用
1965年暑假我从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怀着对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这所中国植物生理研究殿堂的向往,我和王国强等8位来自不同学校的毕业生考取植生所的研究生,先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外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1966年初,我即回所。不久,我随导师罗士韦先生去当时的马陆公社蹲点,从事土法生产赤霉素(固体发酵)的试验。当时植生所刚经过“四清”运动,不少科研人员都下乡了。随着时间推移,我从研究所的同学那里也逐步了解到所里各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及导师的情况。当时植生所的植生部分还在岳阳路320号,与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理研究所和实验生物研究所共用320号大楼,各所都有自己的少壮派优秀科研人员的代表人物,而在我们研究生心目中,沈允钢先生就是植生所的代表。所领导给我们介绍所里的情况时,也总是把沈先生作为当时“又红又专”的标兵和我们学习的榜样,而我们研究生心里所钦佩的是他在光合磷酸化领域出色的科研成果,33岁就由助理研究员破格提升为研究员。

生理研究、科研人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验生物、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光合磷酸化、植物、研究生院、学习、土法生产、时间推移、科研成果、化学研究、固体发酵、导师、代表人物、毕业、北京大学、王国强

52

S66;S51

2016-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584-158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植物生理学报

2095-1108

31-2055/Q

52

2016,52(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