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会议纪要一.会议概况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会议纪要一.会议概况

引用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会议于2000年11月16~21日在厦门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31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有教授136人,副教授81人,高级工程师16人,中初级研究技术人员51人,研究生30人,其他4人。 这次会议是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在人类进入”新世纪”前夕召开的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盛会。会议主题是”植物生理学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交流、总结学会工作、修改学会章程、选举学会新一届理事会、讨论和规划未来4年学会的工作。 大会开幕式于17日上午8:30在厦门市白鹭宾馆举行。应邀出席大会的各方面的领导和来宾有: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杜明聪部长;厦门市科协严为善常务副主席;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司卓亚书记,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苏明华所长。 大会开幕式由学会秘书长魏家绵主持。在许政暟副理事长致大会开幕词后,杜明聪部长代表厦门市委、市府,严为善常务副主席代表厦门市科协,司卓亚书记代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别在大会上致词,欢迎大会在厦门召开,希望今后能加强与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的联系,为科教兴国,发展厦门、振兴中华而共同奋斗。在宣读了中国科协给大会发来的贺信和贺电后汤章城理事长代表七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对过去4年的工作,从组织整顿登记、国内外学术交流、教学和科普、期刊出版发行、财务审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第八次全国大会的筹备过程向与会的代表进行了仔细的说明,并对学会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二.学术交流 这次大会共收录了346篇论文,安排1天大会报告,利用2天时间分5个专业组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学术交流。此外,16日晚,请日本理化研究所沈建仁教授为到会代表作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的学术报告,并简单介绍了日本国植物生理学研究和学会活动情况。17、18日晚上又分别召开了以”西部开发”和”教学改革”为主题的两个座谈会。大会报告有: 汤章城:试析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动向 黄海: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展望 孙大业:质外体及其多肽研究的生物学意义 许大全:光合作用研究进展:从分子机理到绿色革命 种康:开花的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王学臣:我国农业资源现况和植物抗逆性的生物学研究 吴平:利用分子标记研究植物营养与抗逆分子生理机理 杜家纬:植物-昆虫间的化学通讯及其行 590 植物生理学通讯第36卷第6期,2000年12月为控制 大会报告和分组学术交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从上届全国大会4年来我国植物生理机理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性研究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所取得的成果,展示了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广阔前景。下面从5个方面作简要的概述:生长物质这次会议收到研究论文28篇,集中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在植物激素作用机理、激素生理及激素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如:通过6-BA对大豆叶片质膜蛋白激酶自磷酸化活性调节的研究,表明质膜上分子量为39 kD和47 kD的两种激酶可能参与6-BA延缓大豆叶片衰老的信号转导过程。利用转基因植物研究了胁迫和药物处理对脱落酸(ABA)调节基因启动子(rd29A,Kin2)表达活性的影响,表明ABA参与植物在逆境条件下抗逆性的调节。以橡胶树为材料,研究了割胶和乙烯利对ACC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荔枝胚珠内源激素变化与胚胎发育的关系。在激素生理及其应用方面,对月光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对茉莉酸类物质与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比较,揭示了茉莉酸类物质在诸多方面与ABA有相似的生理作用。会上还报告了6-BA和乙烯利对小麦籽粒灌浆和同化产物运转的调节作用,探讨了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油菜素内酯对水稻开颖的调节。此外,还报告了一些生长物质对小麦生长、水稻抛秧立苗,果树、蔬菜生长和切花保鲜效应等应用研究的成果。光合、代谢和固氮这次大会收到有关光合、代谢和固氮3个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共80篇,在数量上比第七次全国大会的51篇有明显增加。这80篇论文内容涉及当今光合、代谢和固氮这三个研究领域的多个热点问题,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在光合作用研究方面,突出了原初反应机理与生理调节以及同作物产量研究的结合。例如膜脂对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影响;光合细菌原初光化学反应机理;光系统Ⅰ循环电子传递;光系统Ⅱ核心、外周多肽及天线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Rubisco组装机理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光合器官衰老对作物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非叶器官对光合作用和产量的贡献;作物高产与光合机理的关系。这些研究不但在机理上更深入,而且对作物遗传育种也有指导作用。在代谢和固氮方面,包括呼吸代谢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吸氧酶基因簇中调节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氮代谢关键酶的分子机理;共生固氮关键酶的结构和功能等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些论文很生动地反映了近4年来我国在光合、代谢和固氮等植物生理学传统领域的研究又有了长足的进展。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大会论文集中有关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论文共54篇,比第七次全国大会的12篇,不仅在数量上有大量增加,而且研究内容涉及当前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多个热点问题。其中包括水稻基因组学的研究、植物基因结构与表达调控的研究、植物基因工程与植物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有些工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如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利用植物生产有用的生物制品例如疫苗等和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育人工雄性不育株的研究。此外,还有多篇论文介绍了一些十分有用的生物测定技术及其它应用。如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种子纯度鉴定等。所有这些都有力地表明我国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4年来的进展是十分突出的。环境生理和营养生理会议收到论文105篇,综述7篇,其中2篇为大会综述报告。论文涉及抗旱、抗盐、抗冷、抗冻、抗氧化、抗病、抗虫、缺氧、光辐射、重金属污染、化感效应、营养生理和研究技术等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植物生理研究与农业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选题动向和所取得的成果。研究涉及群 植物生理学通讯第36卷第6期,2000年12月 591体、整株、器官、细胞、生物膜、小分子与离子等不同层次和蛋白与核酸、基因表达与克隆、转基因及抗性检测、逆境信号转导等不同方面。上述研究表明我国植物环境生理研究正日益深入。在学术交流讨论中,与会者特别对我国大西北特殊的植物环境生理问题饶有兴趣,希望能以现有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大西北的开发,也希望能在大西北抗性的资源中找到特殊的基因。细胞与发育本次会议上共收到论文62篇。在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方面:银杏、商陆、野葛、石斛、怀山药等药用植物培养及其有效药用成份提取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草莓、葡萄、马铃薯、甘薯、百合等植物快繁的研究更为深入,其工厂化生产的程序更趋完善。大白菜和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将在单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中加速纯合系的获得。通过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将药用野生稻的抗稻飞虱基因导入栽培稻,经连续多代种植,表现出高抗稻飞虱的特性,创造了水稻新种质。锌元素明显提高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通过农杆菌介导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棉花、大豆等植物细胞,获得了转基因纯合株系。在发育方面:发现了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现象以及内源IAA的调节作用,对提高杂交稻产量有重要现实意义。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胚乳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充实的规律,此项研究对提高米粒的重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对大量元素钙和微量元素铜影响黄瓜子叶花器官的分化作用作了深入研究,用mRNA差异显示法进行的生长素反应基因的分离和分析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豆科模式植物百脉根中克隆获得了金鱼草CEN的一个同源基因LCEN,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表达分析。发现β-葡聚糖激酶、钾离子、肌醇磷脂信号系统、水孔蛋白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均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钙离子信号可能通过CDPK(钙依赖性蛋白激酶)参与胞间连丝通透性调节;植物细胞内的肌醇磷脂酸代谢循环、IP3通过激活胞内钙库释放钙的过程也参与胞间连丝通透性的调节。 在过去的4年中,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完成了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课程的研究项目-”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物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新编或再版了适合不同专业的植物生理学教材5本,其中一本用蒙文出版的植物生理学教材获全国优秀图书。从教学改革座谈会上还获悉,不少学校的会员还尝试制作植物生理学教学多媒体,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许多会员认为在实现我国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许多植物生理学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在保护、恢复、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西部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植物生理学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三.优秀论文评选 学会秘书处共收到从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河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和甘肃等19个省、市、自治区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生理专业委员会、专业组)推荐来的参选优秀论文34篇、青年优秀论文18篇。经专家评审后,由学会第七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复评和审定。在这次大会上有9篇优秀论文和6篇青年优秀论文分别被授与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会议优秀论文和青年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并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592 植物生理学通讯第36卷第6期,2000年12月四.理事会换届 根据28个省、市、自治区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生理专业委员会、专业组)推选的学会理事会候选人入选,经过第七届学会常务理事会酝酿、讨论和审查后,在第七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上通过了第八届理事会51位理事候选入名单、15位常务理事候选人名单和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与秘书长候选人名单。在本次全国会议上,经与会会员无记名投票,选举了51人为我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按我会章程,理事会应由57人组成。目前暂缺湖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理事。在八届理事会中,七届理事连任的16人,占31.3%;新当选的35人,占68.7%。在51名理事中,50岁以下的31人,占60.8%,表明我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成员更年轻化了。 经八届一次理事会无记名投票,选出15名常务理事,选举出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 根据许政暟理事长的提名,理事会通过了学会副秘书长名单。 在征求与会各专业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八届一次理事会通过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委员名单,还通过了《植物生理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主编和副主编人选名单(见附件)。会议还决定成立西部开发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待定。 八届一次理事会接受七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的建议,一致推举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汤章城研究员和副理事长匡廷云院士为八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按照我会章程规定,八届一次理事会决定授予沈允钢、叶乃器、何篤修、刘芷宇和曹日强先生荣誉会员称号,还以大会名义恭贺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会原副理事长、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娄成后教授90华诞。五.今后工作打算 在八届一次理事会上,理事们围绕”植物生理学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会主题,认真地讨论了代表们在会上对今后学会工作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初步规划了未来4年的学会工作。 (一)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适应”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继续深化学会工作的改革;密切学会与会员的联系,以增加学会的凝聚力;要积极发展新会员,不断增加学会的新鲜血液。明年上半年要按中国科协的要求,建立好学会会员库和各类人材库。 (二)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 1.学会5个专业委员会和青年、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在今后4年中各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拟于明年10月(或11月)预备在桂林市召开光合作用学术会议。考虑到西部大开发的需求,环境生理专业委员会增开一次水分生理会议。 2.争取在2002年组织一次港、澳、台和大陆植物生理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3.2003年组织一次学术交流会,庆祝我会成立四十周年。 4.召开一次国际性的植物生理学术讨论会。 (三)办好《植物生理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两个期刊,动员会员积极参加科学普及活动,反对封建迷信,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素养而贡献我们植物生理学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力量。明年第一季度,两刊要完成新编委会的组建。由我会生长物质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植物生长物质应用丛书》 植物生理学通讯第36卷第6期,2000年12月 593也将陆续出版发行。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和与会全体会员代表对厦门市有关领导、会议协办单位--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领导和同志们给予大会的关怀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会务组和厦门市白鹭宾馆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作物发育生理》出版发行 吴光南教授编著的《作物发育生理》一书已由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在从事农学和作物发育生理研究达半个世纪的基础上,广泛搜集世界各地最新资料,历时三载潜心编著而成。 全书分3篇12章,大32开本,500多页。总论篇包括作物发育的遗传控制、植物激素的生理生化和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信息传递途径3章;第二篇包括作物结构的整体性、种子萌发和立苗、作物根的生长、作物茎叶的生长、作物生化调节剂的现状和未来5章;第三编包括作物开花的环境调节、作物的开花、作物的受精和结实、作物的衰老及其调节4章。书末附有主题索引。本书研讨作物个体发育的生理过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环境因素怎样调节作物的发育,是作物栽培技术的理论基础。书中不仅集聚了作者毕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全面介绍了现代作物发育生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内容新颖,图文并茂。适合有关的大专院校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农学家阅读参考。 需要本书的读者,可汇款到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中国水稻科学》编辑部邮购(邮政编码310006)。 每册定价40元,不另收邮资,款到即寄。 高煜珠教授逝世 植物生理学家、江苏省政协第六和第七届委员、原江苏农学院农学系主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原任理事和《植物生理学报》原任编委高煜珠教授因病于2000年10月18日在扬州逝世,享年83岁。 许闻献研究员逝世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栽培研究所原副所长许闻献研究员因病干2000年8月1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浙世.享年62岁。江西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简讯 江西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于2000年10月16~18日在井冈山市召开。到会会员56人。江西省科协、井冈山市科协和吉安市科委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向大会祝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68篇,已编成论文集在《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22卷)上发表。从中还评出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3篇、三等奖3篇。会议由上届理事会陈善坤名誉理事长致开幕词,潘晓云理事长作理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新的学会章程,并表彰了11名积极支持学会工作的优秀会员。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内容有:早籼稻品质改良、分子遗传育种技术、植物组织培养与原生质体杂交、生物自由基、植物胁迫伤害、中药研究进展以及植物生理教学中的问题等,还听取了欧洲植物生理学大会情况介绍。最后,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由19名理事组成。曾晓春任理事长,李培庆、陈大洲、严晓华和徐安庆任副理事长,李培庆兼任秘书长,刘传飞、朱俊英任副秘书长。理事会还增设了高教科研工作委员会、中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和学术论文评选组。(李培庆朱俊英)

中国、植物生理学、学会工作、会议纪要、理事会、理事长、优秀论文、作物、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基因、专业委员会、调节、会员、工作委员会、厦门市、光合、发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学研究

36

F83;G25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89,567,588,530,567,567,51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植物生理学通讯

0412-0922

31-1350/Q

36

2000,36(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