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4875.2021.02.009
声誉制裁的当代图景与法治建构
声誉制裁是公权力主体披露相对人负面信息、降低相对人社会评价的行为.在通报批评等“一事一议”的传统形式之外,声誉制裁在政府信息公开、企业信息公示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制度的掩映下,以常态化的违法事实公布、负面信息记入信用档案和向相对人施以各类负面标签等形式自动化、普遍性地展开.声誉制裁存在信息范围过广、制裁效果过重、修复难度过大等问题,结构性地压缩了行政裁量空间以及宽容、激励等制度的空间.公权力主体应当将“保护相对人声誉”作为重要的公法价值,扭转针对相对人声誉信息以“披露为原则、不披露为例外”的现实作法;限缩声誉制裁的适用范围,选择恰当的声誉制裁形式;设置有意义的程序装置,保障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完善声誉修复与救济机制,保护相对人未来发展的能力.
声誉、声誉制裁、信息公开、社会信用体系
33
D920.0;B82-051;C91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21-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44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