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民族精神与现代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法律:民族精神与现代性

引用
@@ 在此标题下,有四个问题需予讨论:第一,在今日中国语境下,中国的法律从业者探讨法的现代性的总体社会-人文背景,其中国式的特殊性;第二,置此背景,百年来以对现代性的追求为指归的法制建设,在与固有法意和法制及其人文传承的遭遇中出现的种种乖张.笔者以四种"不得不然"对此进行概括,求予"同情的了解";第三,针对上述乖张,今日所可能采取的应对.笔者试提出三种具体心情和态度相配合,求于视事言理中个别处理,酌情化解.而在如此作业时标榜民族精神,其目的在于提醒论者时刻不忘中国人对于理想生活的预设和预期,牢记法制建设需以探索和营造符合此种理想的人世规则与人间秩序为依归;第四,主要作为一种知识运作的"后现代法学"思潮在当今中国语境初露端倪的原因.笔者以"失语症"、"主义开道"、"学徒情结"和"君子游于艺"归纳,力求作出剀切的分析.

法律从业者、民族精神、今日中国、法制建设、法的现代性、后现代法学、总体社会、语境、人文背景、人间秩序、理想生活、中国人、游于艺、失语症、作业、知识、态度、思潮、情结、和营

13

D9(法律)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513-52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外法学

1002-4875

11-2447

13

2001,1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