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体及四倍体中抗叶锈病基因在双二倍体中的表达与抑制
通过杂交将近缘植物中的抗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是抗病育种的常用方法.在利用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合成双二倍体小麦过程中,二倍体或四倍体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在双二倍体中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完全表达或部分表达其固有的抗病性,但部分抗叶锈病基因则不能表达.四倍体波斯小麦Ps5、Ps8和野生二粒小麦Ds3含有相同的抗叶锈病基因LrPs(暂定名),在双二倍体Am1、Am2、Am3、Am5和Am7中可以表达其抗病性,但在Am4中不能表达;二倍体粗山羊草Ae37含有Lr41和未知基因,但Lr41在双二倍体Am2中不能表达;四倍体硬粒小麦Dr147携带Lr23和未知基因,在双二倍体Am6中不能充分表达.抑制基因的存在是导致抗病基因不能表达或部分表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抑制基因位于AB染色体组或D染色体组上,其抑制作用对抗病基因和病菌致病类型具有专化性,还可能受温度等环境条件和寄主遗传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双二倍体Am1、Am2、Am3和Am5对叶锈菌致病类型DGS/HB的抗病性均由1对相同的隐性抗病基因LrPs(暂定名)控制,与它们具有共同的四倍体亲本Ps5有关.Am4不具有苗期抗叶锈病基因,但含有来自粗山羊草Ae39的1对隐性抑制基因SuLrPs(暂定名),可抑制Am1、Am2、Am3和Am5中隐性抗叶锈病基因的表达.对抗病抑制基因存在原因和遗传分析验证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抑制基因、二倍体、四倍体、双二倍体
37
S435.121.43(病虫害及其防治)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2006BAD02A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868
2008-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5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