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和初级共生菌基因序列的荻草谷网蚜6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688/j.zwbh.2021518

基于线粒体和初级共生菌基因序列的荻草谷网蚜6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引用
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Takahashi)(在中国长时间学名误用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我国小麦的主要害虫,为小麦蚜虫优势种.该蚜虫因繁殖速度快、发育历期短、适应能力强且能随着气流远距离迁飞等特性,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关于蚜虫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主要基于线粒体基因开展.然而,初级共生菌布赫纳氏菌Buchnera aphidicola几乎存在于所有蚜虫中,其在研究蚜虫种群遗传结构多样性方面的潜在作用报道很少.本研究基于前期收集的荻草谷网蚜6个不同地理种群(苏州、武汉、昆明、廊坊、泰安、银川),对其线粒体COI基因与初级共生菌B.aphidicola的两个单拷贝基因gnd与trpA进行PCR扩增、测序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根据对3个遗传标记基因聚类分析,荻草谷网蚜6个不同地理种群分为3组,分别为银川种群、苏州种群和其他种群(COI:FCT=0.364 2,P<0.05;gnd:FCT=0.403 3,P<0.05;trpA:FCT=0.222 9,P<0.05),3组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银川种群和泰安种群间有相同的稀有单倍型H8(trpA),苏州种群和武汉种群也有相同的稀有单倍型H2与H23(CO I),3组之间仍存在基因交流.因此我们推测在4、5月份东南季风盛行的情况下,银川种群迁入了外来虫源.蚜虫线粒体基因和初级共生菌基因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共生菌基因在研究蚜虫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具有潜在应用意义.综上所述,基于线粒体和共生菌基因序列的荻草谷网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解析可为蚜虫的迁飞提供分子证据.

荻草谷网蚜、种群遗传结构、线粒体基因、初级共生菌基因、遗传分化

48

S433.3(病虫害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22-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55-263,30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植物保护

0529-1542

11-1982/S

48

2022,48(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