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固碳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006.2019.81078

周年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固碳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引用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黄淮海东部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农田土壤固碳的影响,研究了双季秸秆不还田(NS),夏玉米季秸秆还田(SS),冬小麦季秸秆还田(WS)和双季秸秆还田(DS)对0~4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SBD),有机碳含量(SOC)、储量(SCS)和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固碳能力(CPC)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尤其是双季秸秆还田模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促进0~30 cm各土层<0.25 mm粒级团聚体向大团聚体团聚,>5 mm、5~2 mm和1~0.5 mm粒级团聚体质量比例显著升高,平均增加57.2%、25.0%和13.7%;同时,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提高22.7%;与NS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为4.0%~20.7%;有机碳储量增幅为0.2%~14.7%.且双季秸秆还田对0~30 cm各粒级团聚体关联SOC和土壤固碳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0~30 cm土层中秸秆还田量与SOC、SOC与MWD均呈显著正相关;而SOC与SBD则呈显著负相关.在30~40 cm土层中,各处理差异不显著.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各还田处理均提高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其中,DS处理增产幅度最大,两个周年平均增产达14.3%.双季还田模式是当前黄淮海区域土质提升和作物增产的最佳措施;单季秸秆还田能维持较高的土壤生产力,同时提供大量秸秆的饲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多元利用.

周年秸秆还田模式、团聚体、有机碳、周年产量

4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0,2017YFD0301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2015CB150404;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和山东省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2014GJJS0201-5-2

2019-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893-90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作物学报

0496-3490

11-1809/S

45

2019,45(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