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的甲基化变异模式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006.2016.00513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的甲基化变异模式分析

引用
甘蓝型油菜作为多倍体起源和发生的历史较短,遗传背景较为狭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可作为植物多倍化研究的优选模型,本文以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通过 HPLC 分析发现白菜型油菜和甘蓝的甲基化率分别为8.33%和15.88%,2个杂种株系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介于双亲之间,分别为10.29%和12.83%。MSAP分析发现杂种F1代及其亲本的甲基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白菜型油菜<杂种F1<甘蓝),杂种F1代的甲基化变异(23.71%)中来自A、C 基因组的变异分别占6.60%和10.16%。MSAP 差异性条带的序列分析发现多倍化过程中与甲基化变化相关的基因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且差异甲基化基因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间的表达差异与甲基化修饰模式是一致的。本研究为了解甘蓝型油菜多倍化过程中发生的表观变异奠定了基础。

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多倍化、甲基化

42

S63;S5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150201;中国和江苏省博士后基金2014M561719,2015T80591,1401078B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15CB150201;China and Jiangsu Postdoctoral Program2014M561719,2015T80591,1401078B

2016-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513-52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作物学报

0496-3490

11-1809/S

42

2016,4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