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基因的三系恢复系改良效果的评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006.2016.00031

聚合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基因的三系恢复系改良效果的评价

引用
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轮回选择和田间鉴定的方法,将三黄占2号的抗稻瘟病基因Pi-GD-1(t)和Pi-GD-2(t)(分别简称G1和G2)、CBB23中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简称X)和IR65482-7-216-1-2-B (简称IR65482)的抗褐飞虱基因Bph18(t)(简称B)导入温恢845、温恢117和温恢143等3个中籼恢复系,获得了8个兼抗稻瘟病和褐飞虱聚合系,温恢845-G1-G2-B-4、温恢845-G1-G2-B-5、温恢117-G1-G2-X-B-3、温恢143-G1-G2-B-3、温恢143-G2-X-B-9、温恢143-G2-X-B-10、温恢143-G1-G2-B-11和温恢143-G1-G2-B-37。这些聚合系及其与不育系五丰A的测交种,对稻瘟病和褐飞虱的抗性水平接近或略低于稻瘟病抗性亲本三黄占2号和稻飞虱抗性亲本 IR65482。部分改良恢复系如温恢117-G1-G2-X-B-3、温恢143-G2-X-B-9和温恢143-G2-X-B-10及其测交种对白叶枯病表现为抗病或中抗。改良恢复系及其测交种在正常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与原始恢复系及其测交种相仿或更优,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 Xa23在不同恢复系背景下抗性表达完全,而Pi-GD-1(t)、Pi-GD-2(t)和Bph18(t)对稻瘟病和褐飞虱抗性的改良效果与恢复系的遗传背景有关。

水稻恢复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抗性改良、标记辅助选择

S51;S43

浙江省农业科研重大专项“8812”计划,2012C12901-17;温州市种子种苗科技创新专项N20120019;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SCG183;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533916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Special Projects of the Zhejiang Agricultural Key Research8812 Plan,2012C12901-17;Wenzhou Seeds and Seedlings Technology InnovationN20120019;Project of the Zhejiang Education Science and Planning2015SCG183;General Research Program for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Y201533916

2015-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31-4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作物学报

0496-3490

11-1809/S

201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