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夏玉米花粒期不同部位叶片衰老与抗氧化酶特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006.2013.02183

超高产夏玉米花粒期不同部位叶片衰老与抗氧化酶特性

引用
为探讨超高产玉米叶源衰老特征,揭示其抗氧化关键酶及膜脂过氧化特性,为玉米衰老调控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以我国创高产纪录的夏玉米为例,从单株水平上对高产纪录试验(EHYR)和普通生产田(MCFF)玉米叶片衰老及抗氧化酶特性比较表明,EHYR产量达19 349 kg hm-2,是MCFF的2.28倍.MCFF和EHYR叶片分别在开花后30 d和50 d进入速衰期,MCFF叶片衰老比EHYR提前20 d;速衰期EHYR叶面积降幅比MCFF低5.7%.EHYR在籽粒灌浆后期,中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较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MCFF,而MDA含量则维持较低水平.在叶片衰老过程中,自开花后20 d开始,EHYR上部和中部叶片SOD活性较高,下部叶片则以SOD、POD和CAT三者活性较高;MCFF仅中部叶片POD和CAT活性较高.EHYR叶片衰老程度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MCFF叶片衰老与SOD和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且二者叶片衰老进程中SOD、POD、CAT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与MCFF相比,EHYR叶片除具较高SOD和POD活性外,在籽粒灌浆后期同时保持较高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是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叶片衰老的重要原因.开花后20 d是EHYR与MCFF叶片衰老出现差异的生理临界点,因而在此时期之前调控更有利于延缓衰老.

夏玉米、超高产、开花后、叶片衰老、抗氧化酶

39

R78;R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0878和3120115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2和2011BAD16B10;山东省泰山学者专项ts200648033

2014-03-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183-219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作物学报

0496-3490

11-1809/S

39

2013,39(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