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的QTL定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006.2013.00012

大豆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的QTL定位

引用
大豆叶茸毛形态对抗虫性、耐旱性等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 NJRIKY (KY)和NJRIXG (XG)进行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的遗传与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2个性状在2个群体中均有大幅度变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亲分离,两者有极显著负相关(r=–0.49和–0.62),叶面茸毛密度的遗传率(75.7%~76.8%)高于叶面茸毛长度的遗传率(45.2%~62.9%);检测到2个叶面茸毛密度主效QTL (XG群体的PD1-1和KY群体的PD12-1,表型贡献率分别达20.7%和21.7%);两群体叶面茸毛密度遗传构成中加性QTL贡献率占20.7%~36.2%,互作QTL只占0~1.4%,而未定位到的微效 QTL 所占份额很大,为38.1%~56.1%,是以往只用定位程序而未注意遗传构成解析所没有发现的特点;未在KY中检测到叶面茸毛长度加性QTL,互作QTL贡献率也仅4.2%,而微效QTL贡献率达58.7%;但在 XG 中叶面茸毛长度加性 QTL PL1-1和 PL12-1贡献率分别达18.3%和22.5%,占主要成分,互作 QTL和微效QTL 贡献均较小,说明该性状两群体的遗传构成有很大差异.大豆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的遗传涉及多个效应不同的基因/QTL.

大豆、茸毛密度、茸毛长度、QTL定位

2013-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作物学报

0496-3490

2013,(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