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粳稻品种近60年演进过程中产量与形态生理特征的变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006.2010.00133

江苏省粳稻品种近60年演进过程中产量与形态生理特征的变化

引用
以江苏省近60年来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12个粳稻品种(含超级稻)为材料,依据种植推广年代结合株型和基因型将其分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6个类型,研究了品种演进过程中产量和形态生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演进产量逐步提高,其原因主要是总颖花量的增加,而这又主要由于每穗粒数的显著增多.自早期的50年代品种,结实率逐步提高,但90年代品种和2000年以后的超级稻品种,结实率有下降的趋势,穗数和千粒重无明显变化.随着品种演进,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同步提高,以抽穗后增加的量尤为明显,主要生育期根干重、根冠比、根系氧化力和叶片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但现代超级稻品种的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速率在结实期下降较快.品种改良提高了抽穗期总叶面积、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和粒叶比,还增加了穗长、着粒密度、一次和二次枝梗数目.由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品种,植株高度降低,而2000年以后的超级稻品种显著上升,升至120 cm左右.抽穗期顶三叶叶片角度则随品种更替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说明随品种演进,粳稻的农艺、生理性状和产量均有明显改良,但超级稻较低的结实率限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发挥.

粳稻、演进、产量、形态、生理、超级稻

36

S51;S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274,30800670;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BAD02A13-3-2;2008年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农业20080303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学者攀登项目BK2009005;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200811170002

2010-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33-14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作物学报

0496-3490

11-1809/S

36

2010,3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