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4574.2006.04.001
长江中游西部地区洪水灾害的历史演变——人文因素与当前趋势
探讨了近3000年来长江中游西部洪水灾害发展的人文因素.古代(3000-700a B P)人口较少,多择地势高的岗地居住,只有少数沿江城市需要堤防保护;长江干流洪水可多处分道散流,所携带泥沙导致云梦泽解体消亡.自宋代开始,低地筑垸围湖,与水争地,但九穴十三口畅通,洪水灾害不严重.明代(700-450 a B P)几乎完全堵塞了荆江北流的穴口,荆北大堤联成一体,但堤防薄弱,出现过30次决口成灾.清代以来,随着人口激增,与水争地矛盾加剧,堤防加高培厚,使荆江河道洪水位大幅度上升,溃堤和溃坝洪水灾害较明代成倍出现.同时,历代的"舍南保北"政策迫使长江干流大洪水中过半水量与泥沙向南泄入洞庭湖,曾使洞庭湖面积扩至6000 km2,以后洞庭湖迅速淤积萎缩.1949至1985年间,人口又一次迅速增长,进一步加强围湖垦殖,大量通江湖泊面积萎缩.除1954和1998年那样人所共知的严重洪水灾害外,内涝渍水灾害也非常严重,人类与洪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三峡大坝的修建,极大地改变了长江中游的水文情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农村人口压力减轻,而21世纪初期降水相对较少,因此当前相当一段时间长江中游洪水灾害大为缓和.应抓住时机,总结经验,在人地和谐的现代水科学技术理念指导下,制定21世纪前半期,特别是2020年前的长江水利和水资源发展规划,促使人与洪水和谐共处.
洪水灾害、人文因素、长江中游西部地区
15
P331.1(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112
2006-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