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方法的新时代民族学话语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898/j.cnki.42-1704/C.2022.1105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方法的新时代民族学话语

引用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核心话语之一,对于新时代中国民族学研究具有特定的方法论意义.百年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质上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地位的民族共生实践.以中国语境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为参照,西方社会的"同化论""多元论""整合论"不仅具有"二元对立论"的思维缺陷,而且还存在着"自我中心主义"的伦理困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为我们深刻认识民族关系的多层次逻辑提供了新的认识和视角,而且还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清晰的理论路径.作为方法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求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科学路径;为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提供科学的学理支持;深入挖掘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共生智慧及其社会运作逻辑,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新时代中国民族学作为一门为人民谋福祉的学科本质.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时代、民族学话语、方法

42

C957(民族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1&ZD213

2022-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4-5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672-433X

42-1704/C

42

2022,42(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